此書是做文字學的人必讀的書,繞不開的。明白曉暢,又有深度。
拜读完裘锡圭先生大作《文字学概要》 不是一般的艰涩难读,但同时收获也非同一般 读完之后,对汉字的性质、形成、发展、分类、异体同形、分化合并、音义关系、整理简化等,有了重新认识,建立起新的框架体系 书中很多文字虽然难以理解,语句读三四遍也绕不出去的颇多,但全书说...
评分读罢此书,首先想说的就是:何以不作教材? 过去,咱们的语文课本虽然有简单地在附录中,提到过造字的几种方法与象形文字的源头性质。可是,知道的那些凤毛麟角无异于盲人摸象。在学习和记忆繁多的汉字,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肯定是有负担的,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
评分极端奇葩的一本书。绝对应该用繁体,里面所有分析都针对繁体,拆字也是针对繁体,印的却是简体,造成文不对题。有仔细阅读过的都知道。还有,这本书看不出音韵和古书方面的功底,说明当代学者的古学功底不及格。 研究古文字,最基本就是必须熟悉先秦古书和说文。这是基础中的基...
评分乙类文字大部分似乎仍然如甲类文字一样作为“代表个人或氏族的形象化的图形标记”,两者的分类在于形状上面,虽然也有不同遗址作为彼此的代表,也未必非要把两者从文字或者符号上面分个究竟。 郭沫若《古代文字的辩证的发展》里面引诸如安阳四盘磨兽骨刻文、周彝铭中效父簋等附...
评分春晚岳云鹏相声《妙言趣语》中有个“瓩”,读作“千瓦”,网友后来又发掘出一些此类汉字,例如:兛(千克)、糎(厘米)”、呎(英尺)、哩(英里)等,这些字多是十九世纪初中国翻译外来度量衡单位而造的字。按照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布的通知,这...
一直想按vocabulary builder的体例写一本汉字常用字字源、演变、用法手册
评分一直想按vocabulary builder的体例写一本汉字常用字字源、演变、用法手册
评分不是深蓝色封皮的吗?……是文字学,也是语言学;书法史可入,考古学亦可入;碑帖爱好者可观,训诂爱好者亦可观。然终是文字学。比起前此所读的书,这书让我最为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汉字。如果大量的文学作品是一首首缠绵的情诗,那么此书只是一句简单而铮铮有声的“我爱你”告白。
评分古文字研究的“圣经”
评分一直想按vocabulary builder的体例写一本汉字常用字字源、演变、用法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