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展示的是一种“性空幻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般若智慧、大乘思维,也倡导了“心无所住”、“离相无念”|“破相扫执”的修行解脱实践。从知行关系的角度看,它要求每一个修行者把思维素质、思想情怀与修行实践、大乘菩萨行统一起来,以达成境、行、果的圆融。就这一点而言,《金刚经》的义理及思维模式对现代社会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刚经偶得(一) 微妙般若慧, 从来无所说。 缘起性空智, 性空缘起悲。 金刚经偶得(二) 无明因缘转, 六道众生迷; 彻证菩提心, 普度世间觉。 离有谓离无,...
评分倘若要例举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提及《金刚经》似乎并不准确。茫茫书海,《金刚经》有如一叶扁舟。但除了《金刚经》之外,又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一本书,能够让自己获得那么一种浩瀚的宁静。诵经,是别一种静心。 不求甚解,在读书似乎是蔽障,在诵经却绝对是前提。诵读《金刚经...
评分于意云何,知道现在我也搞不懂 经常来这么一句话:所谓A者,即非A,是名A。 比如第十分中就有,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这个原理在很多书中出现,比如心理自控术一书中就有,生命的重建也表达这层意思,人们真正做的往往是潜意识中的思想引导,自己并不知道,往往自...
评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评分我2002年开始信佛教。十年时间里,我虔诚的信仰佛教,读经、念咒、念佛、参禅、拜佛、放生、捐功德钱,专心的修行,希望能获得所谓的“大智慧”。 如今我再也不信佛教,给大家说说我的体会和感想。我发现信仰过佛教最终又脱离佛教的人太少了,但还是有。如果有这样的兄弟...
无住生心,说来容易做到难
评分没法评价
评分没法评价
评分注解比较差。
评分急需开智????请佛祖猛拍我的脑袋 在读 每天都要请佛祖摸摸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