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 1905-1972)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在堪萨斯城的《星报》和纽婚的《太阳报》崭露头角。后来他在开往外洋的货船上当了海员,历游中美洲,最后到了夏威夷,仍然为美国一些报纸供稿。1928年,在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的时候,他来到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后兼任《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1930年后,他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台湾以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他在中国西南各省作长时间的旅行,徒步云南省西部,到达缅甸和印度,访问了甘地和其他印度革命领袖。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斯诺正在上海,目睹了1932年的淞沪抗战和1933年的热河抗战。以后他到北平的燕京大学供职,同时学习中国语文。在这一时期,他认识了美国著名的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并结识了鲁迅、宋庆龄等一批民主进步人士,产生了冒险进入苏区采访中国红军的想法……关于斯诺这个人,他的第一任夫人,也是《续西行曼记》的作者威尔斯说:“他个子很高,很潇洒,有一双明亮的棕色眼睛和长长的睫毛,他行为自在,从不激动,不发脾气,他什么都那么从容不迫地干。他喜欢中国。”
斯诺出版了十多部有关中国的书,其中几部非常重要,他毕生致力中美友好,成为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并在新中国建立后几次来华访问。1970年10月,毛泽东同斯诺进行重要谈话,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问中国。
斯诺因患癌症,于1972年2月15日在他瑞士埃辛斯村日内瓦湖畔的家中去世,终年66岁。
发表于2024-12-25
西行漫记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虽然看的是中文版,但像当时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记述和报道一样,依然能从字里行间带来一种审视历史的全新角度。印象最深的地方有这么几处: 在去安塞的路上:“……接着我们走到了一个巨石围绕、自然形成的可爱的水潭旁边,在这里我遇见了第一个红军战士。……除了一匹身上披着...
评分【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P13 在白区 他(指蒋介石)力图把他的独裁统治扩大到西北去,不但要消灭正在奋斗中的苏维埃民主,而且要把老杨(指杨虎城)和小张(指张学良)两人的军队都消灭掉,用的就是使他们相互残杀这个简单...
评分 评分前半部分文笔比较随和,叙故事般的铺展。后半部分讲了很多中共党史以及西安事变,看的出斯诺是一个比较红专的人,但高中历史大多学过,不是个人兴趣所在。斯诺作为一名旁观者的角度,所见所闻所写,可信度还是有的,没有偏离纪实性的要求。其他不多说,只说对书中印象深刻的几...
图书标签: 历史 斯诺 中国 西行漫记 红军 政治 传记 毛泽东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西行漫记》,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 报告文学经典之作,种种历史细节和八卦被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董老师的翻译锦上添花。由于作者的政治倾向,叙述不可能全然客观,但不妨碍此书的历史价值。
评分終於讀完了,與預想不同,寫得不錯,雖未免有傾向性,但沒有放棄思辨和選擇。在當時能有去紅區的想法,就已經決定了這本書會有其價值,不論出發點如何,至少記錄了作為禁忌的內容,勇氣可嘉。也許只有拿著美國護照的人才敢這樣做。基本沒有寫到延安,西安事變前紅區的中心是保安。
评分雖然久聞《西行漫記》的大名,但反倒是先讀了何偉的“中國三部曲”再看斯諾的作品,發現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用名詞做小標題、以人物故事為線索、大量對景色狀物的描寫,這樣的寫法會讓讀者覺得新鮮有趣,身臨其境,卻也不免因個人經歷的局限而以偏概全,不過在當時的局勢下,斯諾隻身進入蘇區已是一件很有勇氣的事,4顆星
评分終於讀完了,與預想不同,寫得不錯,雖未免有傾向性,但沒有放棄思辨和選擇。在當時能有去紅區的想法,就已經決定了這本書會有其價值,不論出發點如何,至少記錄了作為禁忌的內容,勇氣可嘉。也許只有拿著美國護照的人才敢這樣做。基本沒有寫到延安,西安事變前紅區的中心是保安。
评分很久没看这种红专并进的书籍了
西行漫记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