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5
实践理性批判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如果是一位休谟的拥趸,读三大批判时难免会产生极大的困惑。反之如果是康德的私淑,读《人性论》时也多半会有一种奇妙的违和感产生。而我正是休谟和康德两人的共同拥戴者,因此这种违和感似乎从一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我。 就我粗浅的理解,这部第二批判的阐述要点是道德先...
评分现在国内外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讨论非常热烈 ,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样一个文化转型、 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 , 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 , 以至于在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 , 以及中国传统...
评分康德在结尾写道,头顶上的星空也同样让他惊畏。太空中世界之外有世界,系统之上有系统,再加上连绵不绝的运动和无穷无尽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无边无际的永恒之中,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动物,存在短短一瞬然后化为地区上的一撮沙尘。帕斯卡在《沉思录》有同样的沉思,提到宇宙的宏大...
评分摘要: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于“der freie Willkür”(自由的任意)和“der freie Wille”(自由意志)加以区别使用,这正体现出康德对于自由概念的两个维度的区分——“任意”与“自律”。“任意”与“自律”的区分来源于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在性质与范围上的差异,...
评分内容提要:康德在法国大革命前后写的一系列后期论述中,为了克服人性中根本恶为目标、造就遵循道德准则的新人,提出了思想革命的主张。他的启蒙观和历史观把道德的思想革命推向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以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的道德要求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哲学,为“人可以希望什么”...
图书标签: 哲学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西方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 经典 邓晓芒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于1788年。全书除序言和导言外,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要不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外加一个“结论”。“要素论”里面又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和“辨证论”。这一套结构与《纯粹理性批判》的大体结构完全相同,但在划分的细节上却有很大的差辊,甚至完全相反。这是由于两个批判的任务、对象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所决定的。
读完以后就放弃康德式的义务论了。实践理性作为意志的根基,据说克服了来自现象界的身体病理学刺激,因而将自己提升到了自由的领域。然而这一自由领域却是另外一种必然性。往远了说仍旧是上帝之律令,这可一点也不酷。
评分“如果德性法则、圣洁和德行的形象在任何地方都应当对我们的灵魂施加影响的话,那么这种德性之所以能够施加这种影响,只是在它不掺杂对自己的福利的意图而纯粹作为动机得到细心关照的范围内,因为它在苦难中才最庄严地表现出来。”——要区分合乎德性的行为与出自德性德行为,道德只是一种义务,而不是功劳。
评分在纯粹思辨理性与纯粹实践理性结合为一种知识时,后者具有领先地位,前提是这种结合绝不是偶然的和随意的,而是先天地建立在理性本身之上的,因而是必然的。因为一切兴趣最后都是实践的,而且甚至思辨理性的兴趣也只是有条件的,唯有在实践的运用中才是完整的。关于三大悬设,第一个悬设来源于持续性要与道德律的完整实现相适合这个实践上的必要条件;第二个悬设来源于对感官世界的独立性及按照理知世界的法则规定其意志的能力;第三个悬设来源于通过独立的至善、即上帝存有这个前提来给这样一个理知世界提供为了成为至善的条件的必要性。在纯批中感性论除了感性还有直观的意味,到了这里感性论等于情感。
评分实在没想到读这本书时的心情竟然是血脉贲张。艾弗身曰:“实践理性批判,一言以蔽之:从心所欲,不逾矩。”
评分想起一年前的这个时候荒谬的江南阴郁天气中啃完的最开头二十页 从此决定远离德国哲学……
实践理性批判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