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险与保险中介产业
1.1 加强对保险中介产业发展研究
1.2 保险中介产业的职能
1.2.1 保险中介产业供给职能的界定
1.2.2 保险中介供给职能的确立
1.2.3 培育和发展保险中介产业
1.3 论保险中介产业政策
1.3.1 研究保险中介产业政策的意义
1.3.2 保险中介产业组织政策是研究的核心
1.3.3 保险中介资源应合理配置
1.3.4 保险中介产业政策的市场取向
1.4 对保险中介组织制度的思考
1.4.1 保险中介产业的组织形式
1.4.2 保险中介产业组织结构及其调整
1.4.3 企业化应是保险中介组织制度的基本模式
2 保险代理业的发展及监管
2.1 保险兼业代理
2.2 保险代理人监管
2.2.1 对保险兼业代理人的监督和管理
2.2.2 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监管
2.2.3 对保险中介市场必须依法监管
3 保险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
3.1 调整保险产业政策,培育保险中介市场
3.1.1 转变观念,保险业也应“分业经营”
3.1.2 转变观念,调整保险产业政策
3.1.3 转变观念,培育保险中介市场
3.2 保险产业结构调整
2 总目录
3.2.1 保险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3.2.2 保险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3.2.3 保险产业结构调整顺序
3.2.4 结论
3.3保险 中介市场的整顿
3.3.1 规范保险代理关系
3.3.2 规范保险人经营行为
3.3.3 规范保险中介行为
3.3.4 注重调查研究解决新问题
4 保险费率市场化
4.1 保险管制阻碍保险创新
4.2 保险费率管制的弊端
4.3 发挥保险中介组织监管保险费率的作用
4.4 政策建议
5 加入WTO与中国保险业
5.1 入世后保险市场开放的预测
5.2 对应策略
附1 瑞典、法国保险及再保险市场和监管情况考察报告
一、瑞典、法国保险及再保险市场概况
二、瑞典、法国的保险监管体系
三、瑞典、法国的保险税收政策、欧洲保险市场的新动态
五、几点启示附2日本寿险考察报告
一、日本寿险市场
二、日本寿险公司的营销体制及营销员制度
三、日本保险监管
四、日本的保险业协会
五、日产生命保险公司破产的原因、处理及教训
六、日本保险改革
七、日本社会保障体制
八、几点启示
九、考察体会
0 导论
0.1 保险代理研究几个理论问题
0.1.1 关于研究保险代理问题的角度
0.1.2 保险代理本质的经济分析
0.1.3 保险代理人的经济地位和保险代理的作用
0.1.4 保险代理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0.1.5 保险代理研究理论方法的选择
0.1.6 保险代理业的评价
0.1.7 保险代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0.2 我国现阶段保险代理市场的总体分析
0.2.1 我国现阶段保险代理市场的历史沿革
0.2.2 我国现阶段保险代理市场的总体特征
0.3 保险代理业发展环境分析
0.3.1 保险公司的发展水平、经营机制和市场模式
0.3.2 保险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及对购买保险产品形式的偏好
0.3.3 宏观经济环境
0.3.4 法律环境
0.3.5 社会文化环境
0.3.6 国际经济交往与保险市场的对外4保险代理业发展目标和模式的选择
0.4.1 发展目标的选择
0.4.2 未来我国保险代理模式的选择
0.5 当前保险代理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0.5.1 关于寿险营销体制的评价
0.5.2 关于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0.5.3 关于个人代理人(或寿险营销员)的职业责任和社会保障问题
0.5.4 关于专业保险代理人的发展问题
0.5.5 关于保险代理人的税收问题
0.5.6 关于人身保险兼业代理问题
0.5.7 关于财险代理问题
0.5.8 关于保险代理人的职业道德
0.5.9 关于寿险公司职场定位与管理问题
0.5.10 关于保险代理管理问题
4 总目录
0.5.11 关于保险代理的法律法规
1 保险代理制度的基本理论
1.1 代理制度的基本理论
1.1.1 代理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1.1.2 代理制度的法律概念
1.2 保险代理与保险代理人
1.2.1 保险代理
1.2.2 保险代理人
1.2.3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人的关系
1.3 保险代理人的分类
1.3.1 险种分类法
1.3.2 业务分类法
1.3.3 职权分类法
1.3.4 从业性质分类法
1.3.5 国际通用分类法
1.4 保险代理的作用
2 英、日、美三国的保险代理模式
2.1 英国保险代理模式:两级结构
2.1.1 英国保险代理制的简况
2.1.2 英国保险代理制的特点
2.2 日本保险代理模式:外勤职员与代理店
2.2.1 日本保险代理模式概况
2.2.2 日本保险代理模式的特点
2.3 美国保险代理模式:机构代理与无机构代理
2.3.1 美国保险代理模式的概况
2.3.2 美国保险代理模式的特点
3 中国的寿险代理
3.1 人寿保险的销售渠道
3.2 中国寿险营销制的发展历程分析
第一阶段:引入期(1992年-1995年)
第二阶段:高速发展期(1996年-1998年)
第三阶段:调整期(1998年底至2000年初)
3.3 寿险营销员的法律定位与工作内容
3.3.1 营销员的法律定位:个人代理人
3.3.2 寿险营销员的工作内容及特点
3.4 寿险营销员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3.4.1 寿险营销员与保险公司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3.4.2 寿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3.4.3 托合同是寿险营销员与保险公司之间委托代理的基础关系
3.5 寿险营销员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容
3.6 寿险代理管理体制的运行
3.6.1 寿险代理的组织结构
3.6.2 寿险营销员的聘用、教育和日常管理
3.6.3 我国寿险公司职场的定位管理
3.6.4 寿险营销员的考核和待遇
3.7 寿险代理(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3.7.1 劳动关系与委托代理关系相互参杂
3.7.2 作为个人代理人的寿险营销员的职业责任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3.7.3 作为个人代理人的寿险营销员的税负问题
3.7.4 作为个人代理人的寿险营销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3.7.5 作为个人代理人的寿险营销员的代理业务范围问题
3.7.6 作为个人代理人的寿险营销员的佣金的错误理解
3.7.7 保险公司与作为个人寿险代理人的寿险营销员之间订立的委托代理合同问题
3.8 改革和完善中国寿险代理(营销)体制
3.8.1 改革和完善寿险代理体制的设想
3.8.2 关于寿险代理的未来发展模式
4 中国的财险代理
4.1 财险代理的特征
4.2 财险兼业代理与专业代理的比较
4.3 我国财险代理的现状及问题
4.3.1 财产代理的现状
4.3.2 我国财险代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改革和加快财险代理的发展
5 成长中的中国保险代理
5.1 我国现阶段保险代理人制度发展的沿革
5.1.1 从1980年至1987年
5.1.2 从1988年至1991年
5.1.3 从1992年至1995年
5.1.4 从1996年至2000年
5.2 我国保险代理人的简况
6 总目录
5.3 我国保险代理人的作用
5.4 我国保险代理制度现行模式
5.4.1 财产保险兼业代理
5.4.2 人身保险兼业代理
5.4.3 个人寿险营销制
5.4.4 财产保险个人代理
5.4.5 农村代办站(所)
5.5 对未来的展望
5.5.1 发展目标的选择
5.5.2 未来我国保险代理模式的选择
6 保险代理业的治理结构与市场结构
6.1 治理结构与市场结构的一般性说明
6.1.1 公司治理结构
6.1.2 市场结构
6.2 保险代理业的治理结构与组织形式
6.2.1 有限责任公司
6.2.2 合伙制
6.2.3 保险代理组织形式的选择
6.3 保险代理业市场
6.3.1 保险代理业的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
6.3.2 我国保险代理人市场的特点分析
6.3.3 保险代理业的政府干预及其界限
7 保险代理业的监管
7.1 保险代理业监管:概述
7.2 保险代理业的监管方式
7.2.1 社会方式
7.2.2 自律方式
7.2.3 法律方式
7.2.4 行政方式
7.3保险代理管理的三重法律关系
7.3.1 国家管理机关与保险代理人
7.3.2 保险行业组织与保险代理人
7.3.3 保险公司与保险代理人
7.4 保险代理业的国家监管
7.4.1 监管原则
7.4.2 监管的主要内容
7.5 保险行业组织与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
7.5.1 保险行业组织司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
7.5.2 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
附录保险委托代理合同
第三篇保险经纪人
0 导论
0.1 我国保险经纪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0.2 建立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0.2.1 必要性
0.2.2 可行性
0.3 保险经纪人的基本理论
0.3.1 保险经纪人
0.3.2 保险经纪人的合同
0.3.3 保险经纪人的经营原则
0.4 保险经纪人的运作
0.4.1 选择保险人
0.4.2 处理风险
0.4.3 理赔谈判
0.4.4 保险经纪人的佣金收入
0.4.5 业务操作程序
0.5 对保险经纪人的监管
0.5.1 国外对保险经纪人的监管
0.5.2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保险经纪人的职能
0.6 如何培育中国保险经纪人制度
0.6.1 适当引进外资保险经纪公司
0.6.2 增加保险市场经营主体
0.6.3 建立中外合资保险经纪公司
0.6.4 进行设立中资保险经纪公司试点
0.6.5 建立和完善有关保险经纪人的法律
0.6.6 培养中国保险经纪人才
0.7 中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0.7.1 对外开放和保护民族保险业
0.7.2 市场容量、发展目标和定位
8 总目录
1 保险经纪人及其历史沿革
1.1 经纪人与保险经纪人
1.1.1 经纪人的概念、性质与种类
1.1.2 保险经纪人的概念与种类
1.2 保险经纪人制度的追溯及发展态势
1.2.1 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历史考察
1.2.2 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历史分析
2 保险经纪人的合同行为与经营活动
2.1 保险经纪人的合同行为
2.1.1 保险经纪人的合同分类及特点
2.1.2 保险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
2.2 保险经纪人的经营活动
2.2.1 保险经纪人的经营原则
2.2.2 保险经纪人业务活动的操作程序
2.3 保险经纪人的运作的基本内容
2.3.1 选择保险人
2.3.2 处理风险
2.3.3 理赔谈判
2.3.4 佣金收入
2.4 再保险经纪人的业务及其创新
2.4.1 再保险经纪人提供的传统业务
2.4.2 再保险经纪人在保险互换中充当中介
2.4.3 再保险经纪人的风险防范计划创新
3 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培育与监管
3.1 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培育
3.1.1 我国保险经纪人产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2 我国保险经纪人的培育措施
3.2 保险经纪人的监管
3.2.1 保险经纪人监管概述
3.2.2 保险经纪人资格管理
3.2.3 保险经纪公司的设立
3.2.4 保险经纪人的执业规则
3.2.5 国外保险经纪人的监管
4 保险经纪人制度的中外比较
4.1 保险经纪人的法律比较
4.1.1 英国
4.1.2 美国
4.1.3 日本
4.1.4 韩国
4.1.5 中国
4.1.6 中国台湾
4.2 保险经纪人权利与义务的中外比较
4.3 保险经纪人行业的中外比较
4.3.1 组织形式
4.3.2 经营范围
4.3.3 保险经纪人的佣金支付标准
4.3.4 保险经纪人的同业组织
4.3.5 保险经纪人的资格考试制度及资格管理
5 保险经纪人的法律责任
5.1 法律责任概述
5.1.1 保险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点
5.1.2 保险法律责任的作用
5.1.3 保险法律责任的种类
5.2 我国有关保险经纪人法律责任的规定
5.2.1 保险经纪人的行政责任
5.2.2 保险经纪人的民事责任
5.2.3 保险经纪人的刑事责任
附1《保险经纪人示范法规》
第一部分保险经纪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序文
第三部分保险经纪人示范法规纲要
附2劳合社保险经纪人的运作
(一)保险经纪人的投保
(二)保险索赔
附3上海保险经纪人现状调查和分析
一、保险经纪人在沪机构
二、保险经纪人在沪非法从事保险经纪活动的情况
三、保险经纪人在沪非法从事保险经纪活动所造成的问题
四、保监会对保险经纪市场的清理和整顿
5.2.3 关于保险公估师学会的作用与地位
6 中国特色保险公估人制度的建设
6.1 中国保险公估人的现状与特点
6.1.1 我国保险公估人的现状(广州个案分析)
6.1.2 我国保险公估人的特点分析
6.2 我国保险公估人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6.2.1 保险公估人的机构性质与保险公估人现状的矛盾
6.2.2 保险公估需求与保险公估供给之间的矛盾
6.2.3 保险理赔技术含量与保险公估人素质的矛盾
6.2.4 保险公估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
6.3 中国保险公估人完善与发展的政策思路
6.3.1 建立促进保险公估市场发展的决策机制
6.3.2 营造我国保险公估市场发展的环境条件
6.3.3 建立保险公估市场的监管机制
6.3.4 制定我国保险公估市场的开放政策
附深圳保险公估市场调查报告
附录1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试行)
附录2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试行)
附录3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试行)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