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北京大学召开了“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乃会议论文的结集。书中关于北京的论述,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讨论对象包括北京的文学(小说、诗歌、小品文)、艺术(绘画、戏剧、音乐)、教育、传媒、宗教、建筑、生活环境以及民族意识等,穿越诸多学科领域,多有创见。在对北京的“阅读”、“记忆”与“想象”中,兼及了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漫游者的好奇心,是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集。相信其出版将为崛起中的“北京学”添加一块有分量的砖瓦。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Beijing: Urban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Memory 议 程 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3年10月22—24日 北京大学勺园七号楼会议厅 10月22日...
评分“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Beijing: Urban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Memory 议 程 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3年10月22—24日 北京大学勺园七号楼会议厅 10月22日...
评分历史与文本间的北京 ——读《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一篇旧文) 在中国,大概没有一座城市像北京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那些已经远去和仍然存在的繁华风韵,令一代代知识人不胜流连追怀之至。然而,与早已成为显学的上海研究相比,对作为一座城市的...
评分“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Beijing: Urban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Memory 议 程 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3年10月22—24日 北京大学勺园七号楼会议厅 10月22日...
评分“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Beijing: Urban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Memory 议 程 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3年10月22—24日 北京大学勺园七号楼会议厅 10月22日...
翻开来才知道只是王德威编的一个论文集,选读了部分,其中包括王德威的《京华梦华录》。北京为游子名士念念不忘的缘故,只是他们想要在不断的裂变和重构中寻找连结当下的过往,使现实变得更加丰满。
评分一个城市出一本,开会真是有办法。
评分南京五台山脚下的先锋书店购得。其中的一部分论文对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
评分陈平原、王德威主编必出精品啊,集中文章也很见两派风格,一派是扎实求证、细节取胜的,一派是西方现代性视角,有趣也开拓思维眼界。帝都日常生活的精致艺术是最吸引人的,即便正以"火车"的速度消逝而去,抢救的工作仍不容刻缓,义不容辞。
评分董玥的文章特别有启发。我们可以不加“全球眼光”的谈论上海吗?我们能不用“国族视角”来谈论北京吗?在地的本土生活该如何发声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