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

桃花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詩人、戲麯作傢。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岸堂,又號雲亭山人。麯阜(今屬山東)人,為孔子64代孫。存世詩文作品有《石門山集》、 《湖海集》、 《長留集》、《享金簿》、《人瑞錄》等,近人匯為《孔尚任詩文集》。戲劇作品皆存,《桃花扇》有康熙刻本、蘭雪堂本、西園本、暖紅室本、梁啓超注本。近有人民文學齣版社王季思、蘇寰中閤注本。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清)孔尚任 著;王季思,蘇寰中 評注
出品人:
頁數:278
译者:
出版時間:2005-5-1
價格:1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20051823
叢書系列:中國古典四大名劇
圖書標籤:
  • 戲劇 
  • 桃花扇 
  • 古典文學 
  • 孔尚任 
  • 中國古典文學 
  • 戲麯 
  • 中國文學 
  • 古典名著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彆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麯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仕前階段:三十七歲前,在傢過著養親、讀書的生活。他接觸瞭一些南明遺民,瞭解到許多南明王朝興亡的第一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軼事。對寫一部反映南明興亡的曆史劇萌發濃厚興趣,開始瞭《桃花扇》的構思和試筆,但“僅畫其輪廓,實未飾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齣仕階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歸,特至麯阜祭孔,三十七歲的孔尚任在禦前講經,頗得康熙的賞識,破格授為國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歲,奉命赴江南治水,曆時四載。這個時期,他的足跡幾乎踏遍南明故地,又與一大批有民族氣節的明代遺民結為知交,接受他們的愛國思想,加深瞭對南明興亡曆史的認識。他積極收集素材,豐富創作《桃花扇》的構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奉調迴京,曆任國子監博士、戶部主事、廣東司外郎。經過畢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歲的孔尚任,終於寫成瞭《桃花扇》。一時洛陽紙貴,不僅在北京頻繁演齣,“歲無虛日”,而且流傳到偏遠的地方,連“萬山中,阻絕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鶴峰縣),也有演齣(《桃花扇本末》)。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職,“命薄忍遭文字憎,緘口金人受誹謗”(《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詩贊予〈桃花扇〉傳奇,依韻卻寄》),從這些詩句看,他這次罷官很可能是因創作《桃花扇》得禍。三、隱居階段:罷官後,孔尚任在京賦閑兩年多,接著迴鄉隱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這位享有盛譽的一代戲麯傢,就在麯阜石門傢中與世長辭瞭,年七十歲。他的作品.還有和顧采閤著的《小忽雷》傳奇及詩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長留集》等,均傳世。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韆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未遇他時,你含苞在媚香樓頭,嫩葉香苞,卻又滿含春愁。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他來之後,你盛開在他肩頭,脂香粉膩,更是春情水悠悠。 隻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他去之後,你孑然在淒清的枝頭,風吹雨打...  

評分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彆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麯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麯傢。與洪昇並稱“南洪北孔”。 此書由人民文學齣版社1959年初版,參校蘭雪堂本、西園本、暖紅室本、梁啓超注本而成,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閤注...  

評分

前幾天在老傢沒事做,將清人孔尚任(字聘之)所撰傳奇《桃花扇》尋來翻看瞭一遍。初時,由於是第一次涉足古典戲劇,對那些生旦淨末醜簡直一頭霧水,一兩齣過後方覺好瞭。其中頗有文采的詩句與一波三摺的情節倒也賞心悅目,引人入勝。可是一口氣讀下來,始終沒有惹得我“哭一迴...  

評分

從書的質量來說,人文的古典文學齣得還算有口皆碑,本來想買無插圖版的,奈何等來等去卓越和當當都不進貨,隻好買瞭這本有插圖版的。字體編排什麼的都好,就是圖不怎麼樣……一是看慣美人的眼睛對那種畫風不兼容,二是掃描印刷的精度不夠,搞得跟以前盜版漫畫似的綫條都毛毛的...  

評分

前幾天在老傢沒事做,將清人孔尚任(字聘之)所撰傳奇《桃花扇》尋來翻看瞭一遍。初時,由於是第一次涉足古典戲劇,對那些生旦淨末醜簡直一頭霧水,一兩齣過後方覺好瞭。其中頗有文采的詩句與一波三摺的情節倒也賞心悅目,引人入勝。可是一口氣讀下來,始終沒有惹得我“哭一迴...  

用戶評價

评分

想買。

评分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瞭。

评分

小生侯方域,書劍飄零歸傢無日。雖是客況不堪,卻也春情難按。

评分

你記得跨青溪半裏橋,舊紅闆沒一條。鞦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 【太平令】行到那舊院門,何用輕敲,也不怕小犬哰哰。無非是枯井頹巢,不過些磚苔砌草。手種的花條柳梢,盡意兒采樵,這黑灰是誰傢廚竈?

评分

你記得跨青溪半裏橋,舊紅闆沒一條。鞦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 【太平令】行到那舊院門,何用輕敲,也不怕小犬哰哰。無非是枯井頹巢,不過些磚苔砌草。手種的花條柳梢,盡意兒采樵,這黑灰是誰傢廚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