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1928年後成為水沫社和其後的《現代》雜誌的作者之一,創作現代派詩歌。1932年後留學法國、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編《星島日報》副刊。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瞭民族氣節,次年春被營救齣獄。抗戰勝利後迴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區。1950年因病逝世。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後期詩歌錶現瞭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顯的明朗、沉摯。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錶作。詩歌發錶後産生瞭較大影響,詩人也因此被人稱為“雨巷詩人”。詩歌描繪瞭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藉此構成瞭一個富有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裏,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氣。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這樣的雨巷中孤獨的ㄔ亍著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懷著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正是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齣路而陷於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在藝術上,本詩也鮮明地體現瞭戴望舒早期詩歌的創作特色。它既采用瞭象徵派重暗示、重象徵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對於音樂美的追求。詩中的“我”、“雨巷”、“姑娘”並非是對生活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瞭象徵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詩還迴蕩著一種流暢的節奏和鏇律。鏇律感主要來自詩韻,除每節大體在第3、6行押韻外,每節的詩行中選用瞭許多與韻腳呼應的音組。詩中重疊反復手法的運用也強化瞭音樂效果。正如葉聖陶所說,《雨巷》是“替新詩的音節開瞭一個新的紀元”。
發表於2025-03-31
雨巷中的伊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雨是詩在她的絲絲晶銀中, 雨是歌在她的縈繞濛罩裏。 雨有著心靈述說的印照, 雨有著洗傷滌創的感動。 雨有著綿綿的柔情, 雨有著狂燥的格性。 雨巷中的伊人, 象詩中的畫捲。 象畫捲中的詩。
評分高中時很討厭現代詩、朦朧詩,可見到這首雨巷,我不再這樣瞭。戴望舒 成瞭我最愛的詩人之一。 那首雨巷,我把它抄在自己讀書筆記裏。每個語文早自習,都把它在心裏默默讀好幾遍,細細品味,我讀齣的全是憂傷,也許跟自己性格中憂鬱的 成分契閤吧。有次老師搞讀書...
評分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錶作,他曾因此而贏得瞭“雨巷詩人”的雅號。戴望舒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對政治和愛情作理想主義的苦苦追求,但其結果,卻是雙重的失望。
評分聽……,這聲音! 不是閑緻的吉他,不是矜貴的鋼琴,不是古典的小提琴;亦不是鏗鏘的古箏,不是哀怨的二鬍,不是低吟的簫;是笛聲!這笛音並不高亢,而是圓潤、醇厚、悠長,節奏徐緩,頓挫抑揚。伴著笛聲,一位女郎走過小巷。 她穿著旗袍,是柔滑的絲綢,點綴著淡雅的丁香,...
評分高中時很討厭現代詩、朦朧詩,可見到這首雨巷,我不再這樣瞭。戴望舒 成瞭我最愛的詩人之一。 那首雨巷,我把它抄在自己讀書筆記裏。每個語文早自習,都把它在心裏默默讀好幾遍,細細品味,我讀齣的全是憂傷,也許跟自己性格中憂鬱的 成分契閤吧。有次老師搞讀書...
圖書標籤: 戴望舒 詩歌 中國文學 雨巷中的伊人 丁香 詩詞 中國現當代文學 詩歌
粗略翻過 還是最喜歡雨巷 望舒草這集子還行 隻不過後來齣現的那啥元日祝福 怎麼搞得像WMD
評分望舒草
評分已購買。
評分高中時候詩歌朗誦比賽時候的參賽麯目哇。。。彳亍。。。姐這輩子都忘不瞭這倆字瞭,內個丟人哇
評分如果有人問我的煩憂,我不敢說齣你的名字
雨巷中的伊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