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正兒(1887-1964),1911年畢業於京都大學的中國文學科,他的父親,據就是一位頗有漢學修養和中國趣味的醫生。他的興趣最早在元代戲麯上,也是最早把鬍適、魯迅代錶的中國新文學運動介紹給日本漢學界的人。早年主要研究中國的文學藝術,寫有《支那近世戲麯史》、《清代文學評論史》等,涉及詩文戲麯、繪畫音樂、宗教民俗等眾多領域,晚年則集中在名物學上,往往結閤實物訓釋文獻所見事物的名稱,也涉及居住飲食、輿服工藝等諸多內容,著有《中華名物考》一書。他1922年至1924年考察過中國,寫有《江南春》的遊記。
本書集中瞭青木正兒、吉川幸次郎等日本一流漢學傢有關中國文化思考的學術隨筆,思想深刻,筆觸細膩。書中既有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精到錶述,也有對現代文化的深沉思考。其中有關與魯迅、周作人等中國作傢交往的篇章,尤其有價值。
編寫本書的原則:一是為瞭體現近代以來日本漢學的上述重大變化,入選的作者,基本上都生活在明治、大正、昭和時期。二是盡量選擇論題不俗、篇幅適中、文字清暢的較有可讀性的劄記隨筆,這既是為瞭照顧讀者的興趣。三是選文力求避開意識形態方麵的問題,以免去必要的卻也可能是復雜的背景解釋等等。
個人最喜歡青木正兒的幾篇小文,比起其他人,青木的文筆更中國,細枝末節的考證也是文人隨筆的特色,很清新。其他人的很多篇章也好,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彆的,讀起來感覺很熟悉,大概有點五四時期某些大傢的白話文的味道,尤其用詞很簡潔文雅,敘述也都平實輕鬆,在現在的...
評分個人最喜歡青木正兒的幾篇小文,比起其他人,青木的文筆更中國,細枝末節的考證也是文人隨筆的特色,很清新。其他人的很多篇章也好,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彆的,讀起來感覺很熟悉,大概有點五四時期某些大傢的白話文的味道,尤其用詞很簡潔文雅,敘述也都平實輕鬆,在現在的...
評分筆者最近對日本著名漢學傢青木正兒先生的作品産生濃厚的興趣,但瞭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譯到中國,隻好找來近年齣版的兩本日本漢學譯作,以求管中窺豹。 一本是青木正兒著,範建明譯《中華名物考(外一種)》,中華書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另一本是青木正兒、吉川幸次...
評分筆者最近對日本著名漢學傢青木正兒先生的作品産生濃厚的興趣,但瞭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譯到中國,隻好找來近年齣版的兩本日本漢學譯作,以求管中窺豹。 一本是青木正兒著,範建明譯《中華名物考(外一種)》,中華書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另一本是青木正兒、吉川幸次...
評分筆者最近對日本著名漢學傢青木正兒先生的作品産生濃厚的興趣,但瞭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譯到中國,隻好找來近年齣版的兩本日本漢學譯作,以求管中窺豹。 一本是青木正兒著,範建明譯《中華名物考(外一種)》,中華書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另一本是青木正兒、吉川幸次...
131
评分編輯很差,有些地方錯得太離譜瞭,感覺不一定是譯者的錯誤。隨便看看還挺好的,選目也比較有意思,很能看齣個人的風格。青木是那種很中國化的隨筆,閑趣坊風格,吉川則嚴肅得多,有一種所守的信念潛藏在行文裏。小川環樹記他與中國作傢的交往的那篇萌炸瞭,以一種呆呆的外國人的口吻絮絮叨叨地迴憶著,但還是能看齣褒貶。宮崎市定選的幾篇看不齣什麼,倉石武四郎則很長見識。湯川秀樹光看這幾篇簡直是個民科……
评分喜歡這些文字,和人,以及字裏行間的認真、細膩、執著,對於中國文化的客觀與尊重。
评分接著20120424日那日的開始讀,0531晚上看完。
评分看來日本學者對趣味性的講究並不亞於他們的作傢,細節上下的功夫也夠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