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知识的探求

数学与知识的探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M·克莱因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刘志勇
出版时间:2005-05
价格:21.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44539
丛书系列:西方数学文化理念传播译丛
图书标签:
  • 数学
  • 科普
  • 哲学
  • 科学
  • 自然科学
  • 思维
  • 历史
  • 物理
  • 数学
  • 知识
  • 探求
  • 思维
  • 逻辑
  • 科学
  • 教育
  • 哲学
  • 理解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一个数学家的睿智,探讨了自古希腊以来,尤其是自伽利略以来数学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演化中的作用。

首章利用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的错觉实验说明了感官知觉之不可靠。其实古希腊人早已领悟了这一点,因而求助于数学来研究自然现象成了古希腊的传统,这也是古希腊天文学兴起的原因(第2、3章)。无论是托勒密的地心说还是哥白尼和开普勒的日心说,追求数学上的简单性和完美成了探求自然知识的动力(第4章)。笛卡儿为科学建立了基于数学的严密方法论,而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其科学研究纲领的前提则是: 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这门语言撰写的(第5章)。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的牛顿,其科学巨著就冠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6章)。麦克斯韦方程组能够揭示人的感官所不能及的电磁世界,则充分显示了数学的穿透力(第7章)。二十世纪的两项重大科学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其基本物理思想和数学工具之间有着奇妙的对应(第8~10章)。这就引发了这样的问题,数学知识本身又从何而来?数学与物理实在的关系是什么(第11、12章)?

书中没有铺陈数学知识,数学只是像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后一样若隐若现。因此,想了解古今自然观或科学方法论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习者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而自然科学研习者读此书则可以引发对于其专业领域的反思。而这正是作者所孜孜以求的: 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历史概观:外部世界存在吗?
第1章 感官与直觉的失败
第2章 数学的兴起和作用
第3章 希腊人的天文学世界
第4章 哥白尼和开普勒的日心说
第5章 数学主导了物理科学
第6章 数学与引力的奥秘
第7章 数学和不可感知的电磁世界
第8章 相对论的序幕
第9章 相对性的世界
第10章 物质的分崩离析:量子理论
第11章 数学物理学的实在
第12章 数学为什么奏效
第13章 数学和大自然的运作
参考书目
主编赘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译者翻译本书时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复旦物理,硕士毕业于复旦哲学。 全书排斥各种通用译名,相当擅长自我发挥。 译者不是数学科班出身,我们可以理解他对数学家不熟悉: “鲍耶”写成“波尔约” “外尔”写成“威尔” “伽罗瓦”写成“伽卢瓦” “哈达马”写...  

评分

本书作者很小心的绕过关于数学的细节部分,而是从轮廓上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知识进步的画卷,而数学则作为这幅画卷里最闪亮的核心存在。 书中提到了许多我们熟悉的不熟悉的人与往事,这些人出于对上帝的崇敬或是对真理的渴望,凭借惊人的禀赋与意志,带领人类一步步揭示这...  

评分

先抄段书后的《主编赘语》: 发稿前,照例要填写读者对象一栏,每次都颇费踌躇,这本书是提供给谁读的?谁会读这本书?当然会有预想和期待的对象,理想的是从事基础数学教学的教师和人文学者能够关注这本书,并推荐给他们的学生。但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也...  

评分

译者翻译本书时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复旦物理,硕士毕业于复旦哲学。 全书排斥各种通用译名,相当擅长自我发挥。 译者不是数学科班出身,我们可以理解他对数学家不熟悉: “鲍耶”写成“波尔约” “外尔”写成“威尔” “伽罗瓦”写成“伽卢瓦” “哈达马”写...  

评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了边读边给书中错误做标记的习惯,结果一本书读下来被书签插满,自己看着都烦。 言归正传。关于这本书的翻译问题,已经有位豆友提及了。不过他说得实在太简略,我这里就补充点。 首先是译名问题,非常多,而且前后不统一的情况不止一两处。 P.2 伊比鸠鲁→...  

用户评价

评分

并不喜欢其中观点,但是,数学与知识的相互影响,有意思……

评分

倍娘极力推荐的主要原因是这厮数理素养实在太差。作者观点略扯,不过在哲学话语的小圈圈里呆久了,把本书作为科普读物,了解一下科学家在回答“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已经到了何种程度,还是颇有助益的。翻译差。

评分

半科普,半哲学。

评分

由于篇幅所限,相對《古今數學思想》少了些深度

评分

由于篇幅所限,相對《古今數學思想》少了些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