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為西方柏拉圖以降重要的哲學傢。
譯者簡介
鄧曉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長沙市人,1982年獲武大哲學係碩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哲學係教、博士生導師、西方哲學研究所所長,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著有《思辨的張力∕黑格爾辯證法新探》、《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與楊祖陶閤著)、《冥河的擺渡者——康德〈判斷力批判〉導讀》、《靈之舞——中西人格的錶演性》、《人之鏡∕中西文學形象的人格結構》、《靈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學的生存意境》等,譯有康德《實用人類學》、《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康德三大批判精粹》(與楊祖陶閤譯)、鬍塞爾《經驗與判斷》等;發錶論文百餘篇。
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分為「審美判斷力批判」和「目的判斷力批判」,具有連結前兩個批判從而完成純粹理性的全部批判的必要性和意義。如果我們把「目的判斷力批判」和「審美判斷力批判」作一比較便會發現一個區別。在「審美」中,人意識到自己由於主體的內在可能性而與自由相關,在「目的」論裡,通過對終極目的的追尋,人進一步意識到自己作為世界的終極目的隻能是服從道德的人,因而在本體上與道德律相關。
康德認為,自由和道德律是互為前提的:隻有齣於自由的道德纔是真正的道德,也隻有服從道德律的自由纔是真正的自由。康德嚮來認為一切形而上學最終都是為瞭解決人的塵世生活的問題。作為現象的感性的人固然不能成為論證的可靠根據,但作為本體的超驗的人也是抽象的、無從認識的,而隻有介於兩者之間聯繫著它們的那個媒介,纔真正是康德整個先驗人類學研究的核心,這就是「自由」的理念。
審美判斷力批判解決瞭自由與認識的必然性的統一問題,目的判斷力批判解決瞭自由與道德必然性的統一問題,因而這兩種自由與必然的統一都在人的塵世生活中找到經驗的錶現,而人的自由也就成為一種「事實」(Tatsache),隻有通過它,現象的人纔顯齣背後有超驗的人的本體,同時也為道德神學、上帝提供瞭唯一可能的「實踐上的認其為真」。
發表於2025-02-11
判斷力批判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第三遍看這個譯本,和鄧曉芒的對比瞭一下一下,發現李還是翻譯得遠不如鄧,很多句子純粹是病句,把本來清晰的意思翻譯得狗屁不通,雖然康德的書,也不能奢求看翻譯有多流暢瞭,但起碼文句要通順吧,這是譯者最基本的態度吧。隨舉一例,導論第二節最後一段的一句話。李:“自然...
評分哲學分為兩個部分,即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理性認識能力卻有三種,即知性、理性和判斷力。就其本意來講,“三大批判”並不構成康德的哲學體係,自然形而上學和道德形而上學纔是他對哲學進行體係化構建和錶達的努力。批判的工作隻如在建設之前對工具的打磨,我們手上有哪些工具...
評分首先我不是康德哲學的專傢,實際上我連自組織和康德哲學有關係這個問題,都從來沒考慮過。 不過有人邀請瞭,我就好奇,不僅想起威爾斯曼的書裏好像提起過康德的自然目的論,下午我就一時衝動翻瞭一下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唉?還真有: 首先聲明,我對古典哲學這些大部頭從來...
評分這書是康德三大批判的最後一本,也是最晚寫成。 德國哲學書以晦澀難懂聞名,每分每秒都要緊緊抓住你的注意力,知名代錶就是康德和黑格爾;不過話說迴來,康德的書雖然句子難懂,部分跟中文蹩腳的翻譯應該不無關係,雖然不能因此抹煞譯者們的辛勞與智慧,部分也是因為哲學傢論...
圖書標籤: 理論 德國 康德 哲學
判斷力批判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