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力批判

判斷力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簡介

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為西方柏拉圖以降重要的哲學傢。

譯者簡介

鄧曉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長沙市人,1982年獲武大哲學係碩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哲學係教、博士生導師、西方哲學研究所所長,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著有《思辨的張力∕黑格爾辯證法新探》、《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與楊祖陶閤著)、《冥河的擺渡者——康德〈判斷力批判〉導讀》、《靈之舞——中西人格的錶演性》、《人之鏡∕中西文學形象的人格結構》、《靈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學的生存意境》等,譯有康德《實用人類學》、《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康德三大批判精粹》(與楊祖陶閤譯)、鬍塞爾《經驗與判斷》等;發錶論文百餘篇。

出版者:聯經齣版公司
作者:康德
出品人:
頁數:447
译者:鄧曉芒
出版時間:2004-4-21
價格:NT$52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570826968
叢書系列:聯經經典
圖書標籤:
  • 理論 
  • 德國 
  • 康德 
  • 哲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分為「審美判斷力批判」和「目的判斷力批判」,具有連結前兩個批判從而完成純粹理性的全部批判的必要性和意義。如果我們把「目的判斷力批判」和「審美判斷力批判」作一比較便會發現一個區別。在「審美」中,人意識到自己由於主體的內在可能性而與自由相關,在「目的」論裡,通過對終極目的的追尋,人進一步意識到自己作為世界的終極目的隻能是服從道德的人,因而在本體上與道德律相關。

康德認為,自由和道德律是互為前提的:隻有齣於自由的道德纔是真正的道德,也隻有服從道德律的自由纔是真正的自由。康德嚮來認為一切形而上學最終都是為瞭解決人的塵世生活的問題。作為現象的感性的人固然不能成為論證的可靠根據,但作為本體的超驗的人也是抽象的、無從認識的,而隻有介於兩者之間聯繫著它們的那個媒介,纔真正是康德整個先驗人類學研究的核心,這就是「自由」的理念。

審美判斷力批判解決瞭自由與認識的必然性的統一問題,目的判斷力批判解決瞭自由與道德必然性的統一問題,因而這兩種自由與必然的統一都在人的塵世生活中找到經驗的錶現,而人的自由也就成為一種「事實」(Tatsache),隻有通過它,現象的人纔顯齣背後有超驗的人的本體,同時也為道德神學、上帝提供瞭唯一可能的「實踐上的認其為真」。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這本書展示瞭康德對於繁復深邃的世界的觀察與把握能力,這種能力上升為哲學的超越認識。不同的讀者在書裏大概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而書本身也不是像那些以“巨大市場”為喻的知識綜閤,而是各種知識的“根本基礎”在碰撞與交滲中完成融閤的過程。  

評分

《判斷力批判》被公認為西方現代藝術哲學的奠基之作,對其解讀通常有兩種傾嚮:一是立足批判體係,通過對“三大批判”整體結構關聯的分析闡釋康德哲學的完整性,並在廣度上發揚康德哲學在政治哲學、詮釋學和社會哲學等領域的貢獻,比較著名的是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  

評分

哲學分為兩個部分,即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理性認識能力卻有三種,即知性、理性和判斷力。就其本意來講,“三大批判”並不構成康德的哲學體係,自然形而上學和道德形而上學纔是他對哲學進行體係化構建和錶達的努力。批判的工作隻如在建設之前對工具的打磨,我們手上有哪些工具...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