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
奥斯特于1990年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所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2006年10月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国语文。
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也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奥斯特的书我看得并不多,但是感觉上总觉得他的书是一个式样的迷宫,站在一个弯口的时候不知道下一个弯口多长,也不知道下一个弯口通向哪里。 并不是每个弯口都意味着惊喜,也不是每一条通道都有荆棘。奥斯特的文字给我的感觉总是在一片平坦之后突然会有一座山挡在面前,...
评分《月宫》的第一段如此重要,它一劳永逸地确定了这本书的基调,以及重量。在此之前,我看过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神谕之夜》,好看是好看的,但总有过分流畅光滑之感,那是一种无法直接言明的感受:有点太聪明、有点太轻灵(这显然都不是贬义词),死亡、痛苦、爱情...
评分paul auster的书主题都一样啊,但是因为描绘的重点不一样,所以可读性还很高。这一本月宫恰好适合月圆之夜阅读,书中幻觉一样的记忆每一笔都提醒读者生活随时失控——至少是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年代和地点,如果你不遵从当时的游戏规则,很有可能连自己一日三餐都难以把握。说起来...
评分好几年前我大半夜的跑去天津看茁哥,那时候他还不是个演员。 茁哥,一个安全毕业于还算不错院校的本科生,却从未走过学校那座黑盒子所设定的任何理想路线,他像所有倔强的驴子那样演绎着青春的抛物线,混迹在不同的人群之中,却从未有过所谓合适与不合适的感觉。他做过各种各样...
评分当注定的老瞎子出现时,我一时错觉以为这是《闻香识女人》,接下来绝望地发现,我是在读一本拙劣的19世纪初巴黎猎奇小说翻版,二流的,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私生子,还有一大笔转来转去的遗产,就算他糊上了多少登月、唐人街、麦卡锡之类的美国式集体记忆,或是红河谷、在路上...
我真的很餓 可以讓我留下來吃個飯嗎
评分今天翻到扉页,才发现此书于2014年最低沉的11月入手,现在在2015年的11月读完。刚结束西部之旅不久,一年经历的起起伏伏,看似又回到了原点。书中对西部巨石沙砾辽阔无际的景象淋漓尽致的描写更是清晰地在脑海里浮现,PAUL标志性地对存在主义和虚无感的讨论也是没有让人失望。这也算是与此书共同经历的一段历险吧。
评分很过瘾
评分虽然情节的构造与这种写作方式很不负责 随时岔开主线进入随意如Oracle Night的故事杜撰里 但所有以第一人称打头的叙述都流畅真实到愿意相信意识脱离躯体 Central Park和遵循Effing指示看画是最喜欢的两部分 and i love those immense descriptions of the chaos boiling under the surface of all things 啊还有里面讲Tesla的故事真的太戳我了 跟当时看杂志读Tesla读到根本不想睡觉脑子里只剩这个神奇的形象摆弄他的交流电变成光
评分中文版只看了试读的四章然后换成原版重读作者真是喜欢coincidence 虽然说打亲情牌的Victor非常容易为之动容尤其是大衣那些段 但是更喜欢Effing和小Barber的两层故事 雨中那段perfectly dry看哭了 The mind drives the mass. 还有Kepler's Blood的虚实相接真是神来之笔 以及出现多次的fortune cookie里的字条 The sun is the past; the earth is the present; the moon is the future. 另外特别特别喜欢结尾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