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1年11月去世的貢布裏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績勛章獲得者(O.M),高級英帝國勛爵士(C.B.E),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最有影響的藝術史傢之一。他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進入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任教職,並從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曆史教授及院長,直至1976年退休。他最著名的著作是《藝術的故事》,最早齣版於1950年,現已齣至16版。其他學術著作還包括:《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1979年),以及11部文集,均由費頓齣版社齣版。
Considered a great classic by all who seek for a meeting ground between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 "Art and Illusion" examines the history and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in light of present-day theories of visual perception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Searching for a rational explanation of the changing styles of art, Gombrich reexamines many ideas on the imitation of na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tradition. In testing his arguments he ranges over the history of art, noticing particularly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ancient Greeks, and the visual discoveries of such masters as Leonardo da Vinci and Rembrandt, as well as the impressionists and the cubists. Gombrich's triumph in "Art and Illusion" arises from the fact that his main concern is less with the artists than with ourselves, the beholders.
如果說the Story of Art述說瞭藝術史的基本史實,那麼此書探討的則是為什麼藝術會存在曆史? 貢布裏希的結論很簡單。其大緻的推導過程如下:1. likeness本身具有局限性。 2. 因此藝術傢並不能完全復製自然,而隻能suggest自然。 3. 藝術追求的是相對性,因此藝術傢探究的並非...
評分 評分副標題是“圖畫再現的心理學”。貢布裏希先生研究的是“藝術傢或工匠”的心理。這種心理可以藉鑒到藝術品擁有者、欣賞藝術品者的身上。《觀看之道》把這幾個主體(攝影者、照片觀看者、廣告觀看者)的心理都研究到瞭。
評分副標題是“圖畫再現的心理學”。貢布裏希先生研究的是“藝術傢或工匠”的心理。這種心理可以藉鑒到藝術品擁有者、欣賞藝術品者的身上。《觀看之道》把這幾個主體(攝影者、照片觀看者、廣告觀看者)的心理都研究到瞭。
評分在“藝術的故事”裏,Gombrich娓娓道來,把一部從“知道”到“看到”的藝術史話,講得麯徑通幽,峰迴路轉。從古埃及規範的概念畫,到印象派閃爍模糊的光點,藝術傢們像是通關的玩傢,不斷解決難題,完成任務。在這條遊戲主綫的最後一關,印象派乾掉瞭瞬間感受錶達這個大boss,...
仍然好讀
评分the analysis of vision in art,重要,讀全書
评分Gombrich真的已經很友好瞭!理論也已經是很make sense的瞭!雖然我還是不信。。
评分the analysis of vision in art,重要,讀全書
评分the analysis of vision in art,重要,讀全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