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诗人,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作品。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他的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1786年6月他0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
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发表于2024-12-26
少年维特的烦恼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因为得知维特效应这个词所以去看的,老实说,歌德的名字在装逼界被滥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看这部的信心。 非常优秀,莪相的那首长诗出来的时候,眼泪就停不下来了。 人都是脆弱的,在黑暗的经历中,谁都需要寻求慰藉。 但是,这个慰藉到底是良药还是砒霜,带来的...
评分 评分这两天重温一遍,依旧久久不能平静。 记得第一次看完《少年维特的烦恼》的那段时间,总是时不时地出现莫名其妙的感慨。早在十年前,有一天同学告诉我说,她看了一本书叫《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不错,可是太闷了。于是,我在后来的日子里——捧着各种名著不分日夜的日子里,从...
图书标签: 歌德 文学 德国 德国文学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小说 子夜书社 外国文学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 。但是,围绕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趋势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 , 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实,表达了觉醒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各国文学作品。
亲和力
爱德华和妻子夏绿蒂在田庄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们邀请上尉和奥狄莉来家做客。两人的到来使这个家庭渐渐起了分化,男主人和女客人,丈夫人和男客人产生了感情,他们痛苦地陷入道德与情感的冲突之中……这部小说反映了资产阶级婚姻的危机。
《维特》这个中篇翻译得实在太曼妙了!高中时读过的版本远不及此,侯浚吉的翻译都让我读出了诗意~~陶醉啊~~ 维特的感受,或者说青年歌德的感受,哪个痴痴凝望而终付流水的人会体会不到呢?让我好好地回忆了一把~~ 然而真的要能拿起枪来自杀的人,却不多,比如歌德自己。从这点看,他是一个有头脑和决断的人,自己就放弃了夏绿蒂。很是佩服~~ 【题外话】是哪本书里,作者揶揄维特没能马上死掉,还磨蹭到第二天的?是昆德拉吗? 另一个长篇《亲和力》,题目原本指一种化学术语,暗含文中两男两女的化学关系~~但是,不怎么喜欢这篇满是观点和教化的小说。。。
评分维特是个真人,不是伪人,他活的该死的纯洁
评分维特是个真人,不是伪人,他活的该死的纯洁
评分维特真的是为了爱而自杀的吗?
评分小时候我觉得维特写得浮夸,倒是现在却读来隐隐痛心,结局更是不思议地泪湿眼眶。大概因为十几岁的我从未觉得爱情是得不到的,从来以为自己喜欢和喜欢自己的人是会永远不变的。少年怀抱爱情死去了,何至批驳?长久活下来的人生再也不会出现那样的纯粹与爱慕。更可以说,少年不死,爱情总归是要死的。关于亲和力,说教意味颇浓,不过引起我恶感的是对其"资产阶级社会婚姻批判"的评价,难道社会主义的平民婚姻全然是幸福吗?帽子容易扣,只是引人发笑。无论体制如何社会如何,婚姻最基本的关系都无非是一种结盟,维系它的是责任或利益,而非爱情
少年维特的烦恼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