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中国建筑学教授,中国建筑摄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人。1906年至1909年间,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柏石曼跨越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1932 年,柏石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讯研究员。1933年至1935年间,民国政府特聘柏石曼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出版有《中国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系列三卷本、《中国建筑》等作品。
徐原:祖籍江苏南京江宁,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影展。2006年6月参与“循迹百年恩斯特•柏石曼,重走那条路,重拍老照片”民间计划,自驾行走访了京、冀、鲁、晋、陕、川、渝诸省市,行程2 万里,拍摄了大量现存建筑的珍贵图片。
赵省伟: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目前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编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西洋镜》系列等书。
发表于2025-02-24
寻访1906-1909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看这本《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时,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林徽因,想起了她说过的那句话“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幸而真古董并未完全破坏殆尽,也幸而那些被破坏了至少还留下了一两张照片。 出于对中国建...
评分在酒吧里看到的书,挺喜欢的. 鱼儿买给了我. 用书中的话说,因作者成书的年代形成了作者在此领域无可逾越的高峰. 书中大量的图片是一般书中难以看到的,特别是我们都曾旅游过的地方的原貌. 文笔清新.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观看中国的建筑美学,人生哲学,生存价值观.
评分我看到这本书在一些拍卖公司拍卖,现在这样的好书,已经没有了。。。本人这里有一本,【尺寸:31.2X25X2.6厘米;净重:1735克;25页说明+288面图片=313页。没有字迹戳印,品相完美。图版为凹版印刷(Kupfertiefdruck),清晰逼真。20世纪初,柏石曼横跨中国12省,行程数万里,拍...
评分小时候当我背对着朝阳,走向坐落在西方的学校时,为了节省路途上的时间,我总是抄着近道,穿过田间小道那盛放的菜花,再经由大河沟旁一米宽的小道,跨过小桥,最终离开山头村的范围,进入另一个已记不清名字的村落。而就在小桥的边上,印象非常深的是,在那田垄间竖着一个石牌...
评分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上映的电影、电视、表情包充斥在我们的周围,街拍、美妆、网红也成了很多人对美的经验符号,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对于建筑的美便渐渐忽略,这本《西洋镜》正是为了唤醒大家对建筑的重新审美,那些凝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智慧与历史的建筑,真的是一场艺...
图书标签: 建筑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历史 摄影 建筑史 文化 古建筑 中西文化
目录
柏石曼: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 (代序)沈弘
如诗如画般的华夏大地:建筑与风景 恩斯特·柏石曼(德)
插图目录
照片主题索引
昨晚1点半刚刚看完的书,竟然在豆瓣也能找到,太惊喜了!看完我一直睡不着在想,在旧中国那么思想禁锢的时代,人的想象力能创造出如此美仑美换的建筑,而现在我们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呢?我们有知识了,但是所谓的知识增长从来无益于我们对于生活的真诚关切和审美,我们变地粗鄙、浅显、自私和卑鄙
评分鲍希曼摄影。
评分照片珍贵;文字不多,但很有思想深度;排版不行。
评分图片与文字的排版太烂。。。
评分传统中国的最后一瞥。柏石曼作为德国人,着眼点在中国的“神圣建筑”以及宗教思想,体会是十分准确深入的。编辑和排版都很差,但是图片真的很好。
寻访1906-1909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