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等诸位先生,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解放后,曾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1962年初,调到北京京剧团当编辑。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30余部。
本书精选出汪曾祺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小说作品,使读者能集中体味他“京派小说”的独特艺术风韵。本书包括《复仇》、《受戒》、《异秉》、《八千岁》、《七里茶坊》、《故里三陈》等经典短篇。
汪曾祺的小说读来不如散文够味,但是有三篇是值得一看的,如受戒,大淖记事和小学校的钟声。三篇都与爱情有染,很有散文的安静,读时大气不敢出一声。之所以写成“爱之芦苇”,是因为汪曾祺的芦苇和沈从文的虎耳草一样,是久远过往爱情传说中红豆一样的见证和寄托,此外个人也...
评分 评分月色真好啊 ——《受戒》&《大淖记事》小感 「爱情与爱情故事」 我从来都喜欢爱情故事。 常常用骄傲的语气同人说:“我三年级就开始看言情小说啦。” 一年级认字学拼音,二年级看杨红樱和郑渊洁,三年级,九岁,无人引导,自然而然,年纪一到,就哗啦一脚踢开新世界的大门。 ...
评分读到《鸡鸭名家》,让我想起了幼年目睹杀鸭的情形。那时我大概七岁,正在二爷爷家门前和伙伴玩耍。家乡的房子总是修得很紧凑,这紧凑说得不是左右邻近,而是前后紧凑,几乎像是贴在一起的。我家就在二爷爷家前面,两家离得很近,只相隔一条不足五米的土路。我记不得那天是否是...
评分人情里细腻的东西 就被他这么三言两语地抠出来了
评分汪曾祺的许多篇小说真的好,文字美,节奏感也好。一句句,特别动人。为什么说他是京味小说作家?明明是南方人,写的东西也很南方。
评分汪曾祺:"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
评分《金冬心》、《安乐居》、《八月骄阳》、《受戒》最好。俗而有味,有民间的诗意。
评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是一种庸俗的处世哲学。写小说却必须如此。话到嘴边留半句”,偏偏不要去点。尤三姐有言:“提着影戏人儿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都点出来,主题倒是清楚了,但也就受到局限,意味也就索然了。--汪曾祺谈小说的含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