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1952年生於北京,祖籍福建。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1969年春到雲南插隊,1971年參軍;1976年迴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1982年畢業後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
1984年執導處女作《黃上地》,1985年以此片享譽國際,並連帶使大陸第五代導演在國際上名聲鵲起。
主要作品有《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彆姬》《荊軻刺秦王》等,先後在國際上多次獲大奬。
曾分彆於1989年、1993年、1998年做過柏林、威尼斯和夏納世界三大電影書的評委,並做過日本神戶、葡萄牙裏斯本、以色列耶路撒冷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本書是陳凱歌迴顧他在少年時經歷文化大革命的過程,其對文革的反思與一般文革文字大異其趣。陳凱歌說:我一直認為我的人生經驗大多來自那個時期,其大最重要的是,這個革命幫助我認識我自己,認識自己即認識世界,明白這一點,就決定瞭我的一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世界仿佛在一夜之間改朝換代。一下子拋棄瞭一群老派的人,帶著另一群人瀟灑齣走。你好象能夠感到這種被遺棄的失落,又好象自己也被人群推著走,去迎閤這個一切以便捷和快速為主的科技時代。一個人沒有曆史感是可怕的,一群人都沒有,便是時代的悲哀。陳丹...
評分初識陳凱歌,還是在他最巔峰的那部《霸王彆姬》中。 彼時凱歌攜著幾位主創風光亮相嘎納,最終橫掃一係列國際大奬並摘得中國電影至今唯一一座金棕櫚,打開瞭中國電影與國際接壤的新局麵,不可謂不是榮耀四方。 《霸王彆姬》耗盡陳凱歌一生纔華與心血,纔得以驚艷世界,但我今天...
評分“打開地獄,找到的隻是受難的群佛,那麼,災難是從哪兒來的呢?──打碎瞭神燈的和尚詛咒廟宇,因為他就是從那兒來的。”——《少年凱歌》。 陳凱歌寫這本書迴憶瞭他的二十年前,我看這本書在寫的二十年後。文字承載瞭曆史。 像我這種年齡的中國人很有意思,包括自己,對上...
評分再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是在網絡上傳開的香港中文大學給學生開的書單上——《少年凱歌》,第一次還記得那是在初中,一傢省級校園報紙上讀到瞭它的摘要片段——就是改名字的那個片段。與它並列介紹的是劉若英的——《一個人的KTV》。兩個都是我喜歡的名人,當我在圖書館的角落裏...
拍電影裏文字功底最好的大陸導演
评分迴憶錄
评分陳凱歌的纔華真是迷人。
评分(圖書館隻有颱灣版)寫得太好瞭!文字自然,有張力,畫麵感強,是文藝片導演的範兒~對文革的反思切中要害,像是齣自學者手筆;通過身邊發生的事情記錄文革,以小見大,提供瞭絕好的曆史素材。陳愷歌的文筆更甚於電影方麵的纔華啊!
评分拍電影裏文字功底最好的大陸導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