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一九三五年生於哈爾濱。李氏文筆自成一傢,被喻為百年來中國人寫白話文之翹楚。發錶著作上百餘種,以評論性文章最膾炙人口,《鬍適評傳》與《蔣介石研究集》為其代錶作。西方傳媒更捧為“中國近代最傑齣的評論傢。”
發表於2025-02-07
北京法源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是我讀李敖的第一本書,有點被迷的神魂顛倒的架勢。 不願意把這本書理解為小說,因為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和我們(作為中國人)息息相關。把人人皆知的事實描摹的確鑿而又惟妙惟肖,讓人如臨其境,慷慨激昂且熱血沸騰,這是李敖的功力。 1840年到1927年的曆史,小學學過,初...
評分這本書真正的主人公是譚嗣同。 李敖在譚嗣同身上傾注瞭強烈的感情,將譚嗣同描寫成既有宏大氣魄又有深刻思想的革命派曆史英雄,甚至是偉人。 這是我讀完這本書後的最深印象。對於心甘情願為改革維新,或者以獻血喚醒國人革命理念的譚嗣同來說,他完全承受的瞭李敖的傾心筆墨。...
評分過年斷斷續續居然看完瞭這樣一部嚴肅的著作,你甚至很難把他同電視裏嬉笑怒罵的老頑童李敖聯係起來。從唐太宗為徵高麗將士所建“ 憫忠寺”,到袁崇煥墓葬所在,再引齣本書主人公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李十力”依次在這裏齣場,法源寺作為大的曆史背景的載體,無疑具有...
評分如果戊戌變法得以實施的話,譚嗣同會以什麼方法/名義處理那些保守派呢? 曆史上很多變革到最後都會演變為忠奸的辯論,保守派以忠奸的名義反對變革,變革派反過來又以忠奸的名義鎮壓保守派。而相對於問題的本身確很少有從技術(經濟學)的角度,對問題的原因和各種變革的成本/...
評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纔知道,這位以嘴大聞名的老先生原來不曾來過法源寺,知道他終於有一點不如我,這讓我很高興。 我第一次去法源寺是多年前一個鞦天,印象裏有溫暖的陽光和金黃的樹葉。第二次去是一個鼕天,印象裏有溫暖的陽光和光禿禿的樹枝。今年再去,是個大熱的天,法...
圖書標籤: 李敖 曆史 小說 晚清 譚嗣同 歷史小說 政治 中國
高中讀本,覺得是李敖最好看的書。之後就覺得他羅嗦死瞭。
評分書的整體結構還是有些怪,但是並不妨礙它成為一本好書,這麼多年李敖恐怕也就寫瞭這麼一部像樣點的書......他的纔華不可予以否定,如果不是將太多精力用在瞭其他的地方,今天他的成就應該遠不止於此
評分鵬飛的書,高中看的,內容幾乎全忘瞭。
評分2019年3月18日,李敖逝世一周年,重讀《北京法源寺》。大概10年前上大學時讀的這本書,這次重讀看颱版。2019年6月7日,讀完北京法源寺,在曆史中是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的因緣與際會,是滿清與共産主義的跨度與銜接,小說中曆史鮮活與生動,改良與革命是那麼的具體,不是曆史書上的一條條考點,隻是這究竟是小說還是曆史,或許李敖本身的醉翁之意就不在於故事,所以大段大段的對話中是生死、是佛法、是曆史、是未來、是中國的命運與人物的命運。如今再看有人會不屑一顧,就像這些被掩埋在北京高樓大廈之下的鬍同兒裏的曆史,在幾韆萬的身邊卻也沒有幾個人再關係,生活在飛速前進,我們都一樣,一樣沒空迴頭看看這些偉大的人和偉大的事兒。P·S:在東城的鬍同裏,發現瞭梁啓超的故居,站在門口花瞭幾分鍾的時間若有所思。
評分“理想主義者是低低在下的人做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做的。”小說中的一些篇幅感覺隻是單純為瞭錶達而錶達,所以遊離於情節之外,但瑕不掩瑜,此類題材的小說在中國應該還是比較缺乏的吧?
北京法源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