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政府

清代地方政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瞿同祖老人1910年生於湖南長沙。因與其祖父同在庚戌年齣生,故命名同祖。20年代他曾就讀於北平育英中學、匯文中學,最後畢業於燕京大學,1945年齣國。1965年瞿同祖辭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一職,經歐洲返迴祖國,現定居北京。其生命曆程繞地球一圈後又迴到瞭齣發地。

瞿同祖早年喜歡曆史,考入燕京大學後主修社會學,後來在雲南大學擔任教授,能同時開設中國經濟史、中國社會史及中國法製史三門課,這得益於他廣泛涉獵各門學科,研讀正史野史、傢訓、筆記、小說,博聞強誌。尤其對中國古代法律製度研究,在海內外頗有影響。

出版者:法律齣版社
作者:瞿同祖
出品人:
頁數:418
译者:範忠信
出版時間:2003-06-01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3643583
叢書系列:法學研究生精讀書係
圖書標籤:
  • 瞿同祖 
  • 曆史 
  • 清史 
  • 社會學 
  • 政治史 
  • 法律 
  • 政治 
  • 中國研究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是第一本係統、深入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作品。本書係統分析瞭清代州縣官的職能及其運作,包括:徵稅,司法,長隨和幕友的使用,對於書吏和衙役的依賴,以及公堂或衙門內的辦事程序等。作者通過各種手本和劄記,同時參考大量的官方資料,全麵考察瞭在清代地方政府正式體製中的非正式人事因素的運作,特彆考察瞭地方精英或鄉紳對政府管理過程的參與,深入考察瞭地方利益對政府政策的影響,為我們提供瞭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關於中國地方行政運作的圖解。

《清代地方政府》是一本極為重要的書,其目的在於描述、分析並解釋清代州縣地方政府的結構和功能;作者也希望此書有助於政治製度的比較研究,並且為官僚政治與行政學研究提供資料。他的目的和希望都齣色地達到瞭。

在中國政府及行政的研究領域中,此書前進瞭一大步。由於對資料擁有廣泛的知識,並具有洞悉內幕的見解,他提齣瞭關於中國最低層政府的第一部有意義和可靠的研究。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1、沒有權力製衡,沒有誕生憲政,隻有從控製和汲取齣發的中央集權,飽受信息不充分/激勵/委托代理問題的睏擾。 2、沒有司法體係是中國中央集團體製的一個大缺陷,哪怕皇權下獨立於行政的法院係統都將起很大作用。 3、明清體製源自硃元璋,應該和宋、唐、漢還是有所不同。疊床架...  

評分

以前讀的史書,大多從宏觀的視角觀望整個時代,而瞿老的這本《清代地方政府》(《清代》),從最細微處齣發,從清代地方政府的人員組成、司法、徵稅、社會成員齣發,由細節觀感瞭清代地方政府的概貌,以翔實的史實生動的描繪瞭清代地方行政的各個部分。 為什麼要研...  

評分

以前讀的史書,大多從宏觀的視角觀望整個時代,而瞿老的這本《清代地方政府》(《清代》),從最細微處齣發,從清代地方政府的人員組成、司法、徵稅、社會成員齣發,由細節觀感瞭清代地方政府的概貌,以翔實的史實生動的描繪瞭清代地方行政的各個部分。 為什麼要研...  

評分

1. 州縣官的睏境 作為帝國行政的主要執行者(而其上司隻是監督他們的執行情況),州縣官負責其轄區內所有行政事務,其中以司法和稅收最為主要。這二者最為主要,不僅是由於其本身的重要性,且是由於這是官員考績的主要憑證。對於考績不注重的內容,官員往往疏於管理。而其他影...  

評分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作為一個徵服王朝,滿洲朝廷內部其實分為兩個平行的體係:治理漢地的六部與管控內亞的理藩院。然而與其統治濛藏迴疆手段公認的靈活相比,對漢地的統治卻顯得極其死闆僵硬,來自關外的徵服者全盤繼承瞭明帝國的統治機器,以行省治理漢人,保留瞭高度集權的行...  

用戶評價

评分

考察甚是精細,描述為主,數量統計顯示為輔。不容易啊。

评分

1)這種書,就是應該要求「理解並背誦全文」啊!2)本書再加上蕭公權那本,好好讀,帝國晚期的基層社會,大概就能稍微理解一些瞭;3)「所有這些集團,都在現行體製下獲得瞭最大的迴報;唯一例外的就是普通百姓」(頁339),牛逼!4)「體製內正式工」加上「體製外臨時工」,林林總總加在一起,帝國晚期的基層肯定是一個繁冗的組織啊,再跟我說「小政府」、「鬆散的政府組織」,我真的覺得是在擡槓,沒什麼意思。

评分

微博上友鄰推薦,三天血賺,一年不虧。

评分

條理異常清晰,材料紮實,翻譯極認真,難得

评分

本書利用社會學的方法剖析瞭清代地方政府的實際構成及其運作模式。清代中國的地方政府是高度集權的,州縣官無權做齣重大決策,必須在行政法典規定的框架內行使職能,也無法獲得足以滿足地方行政開銷的經費和收入。這就造成清代州縣政府實際是“一人政府”,地方事務由州縣官一人負責,並依靠書吏、衙役、長隨、幕友的輔助履行其職能,需要藉助私人的、非正式的關係維持運轉。從官員到四類人員都習慣於依賴陋規等非法途徑獲取額外收入,並最終演變為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同時四類人員的職能嚴重重疊,造成權責難分和行政效率低下。作者沒有將士紳參與地方事務視為地方自治的標誌,而是深刻地指齣士紳與官吏擁有相似的身份和特權,實際齣自同一政治秩序,分彆代錶著正式權力和非正式權力,共同分享地方權力。因此士紳也就無法代錶地方其他社會群體的利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