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國19世紀文壇上享有世界聲譽的一位小說傢,他的創作具有極其復雜、矛盾的性質。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於醫生傢庭,自幼喜愛文學。遵父願入大學學工程,但畢業後不久即棄工從文。在法國資産階級革命思潮影響下,他醉心於空想社會主義,參加瞭彼得堡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彼得拉捨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與涅剋拉索夫、彆林斯基過往甚密。
1846年發錶處女作《窮人》,繼承並發展瞭普希金《驛站長》和果戈裏《外套》寫“小人物”的傳統,對他們在物質、精神上備受欺淩、含垢忍辱的悲慘遭遇錶示深切同情。喚醒他們抗議這個不閤理的社會製度。
《雙重人格》(1846)、《女房東》(1847)、《白夜》(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幾個中篇小說使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彆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劇,乃至關係破裂。後者認為上述小說流露齣神秘色彩、病態心理以及為瘋狂而寫瘋狂的傾嚮,“幻想情調”使小說脫離瞭當時的進步文學。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逮捕並流放西伯利亞。十年苦役、長期脫離進步的社會力量,使他思想中沮喪和悲觀成分加強,從早年的空想社會主義滑到“性惡論”,形成瞭一套以唯心主義和宗教反對唯物主義和無神論,以溫順妥協反對嚮專製製度進行革命鬥爭的矛盾世界觀。
他流放迴來後創作重點逐漸轉嚮心理悲劇。長篇小說《被傷害與被侮辱的人們》(1861)繼承瞭“小人物”的主題。《窮人》裏偶爾還能發齣抗議的善良的人,已成瞭聽任命運擺布的馴良的人;人道主義為宗教的感傷主義所代替。《死屋手記》(1861~1862)記載瞭作者對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說描寫瞭苦役犯的優秀道德品質,控訴瞭苦役製對犯人肉體的、精神的慘無人道的摧殘,無情揭露瞭沙皇俄國的黑暗統治。
《罪與罰》(1866)是一部使作者獲得世界聲譽的重要作品。
《白癡》(1868)發展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主題,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亞強烈的叛逆性和作為正麵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與純潔,使小說透齣光明的色調。但一些用以攻擊革命者的“虛無主義者”形象,削弱瞭小說的揭露力量。
在《鬼》(1871~1872)中已沒有被傷害與被侮辱者的形象,而隻有對革命者的攻擊瞭。
最後一部作品《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是作者哲學思考的總結。作者以巨大的藝術力量描寫瞭無恥、卑鄙的卡拉馬佐夫傢族的墮落崩潰。對顛沛流離、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錶示深厚同情,但也流露齣消極的一麵,例如認為隻有皈依宗教纔能保全道德的價值,隻有寬恕和仁慈纔能拯救人類社會等說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長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內心分裂。他對人類肉體與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寫是其他作傢難以企及的。他的小說戲劇性強,情節發展快,接踵而至的災難性事件往往伴隨著復雜激烈的心理鬥爭和痛苦的精神危機,以此揭露資産階級關係的紛繁復雜。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劇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惡矛盾性格組閤、深層心理活動描寫都對後世作傢産生深刻影響。
卡拉馬佐夫兄弟(上下),ISBN:9787540215149,作者:(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何茂正,馮華英譯
發表於2024-11-07
卡拉馬佐夫兄弟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以下文字轉抄自GTG在Dostoevsky小組中發錶的評論,藉花獻佛,以饗同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42047/ 黑塞評論陀思妥耶夫斯基 關於陀思妥耶夫斯基沒有什麼新鮮的話題好談。大凡明智和審慎的話都已經說盡瞭。可是,那些話雖然曾經使人感到新穎而充滿智慧...
評分 評分 評分【作傢評論】 毛姆:它急切地想尋求人類被上帝拋棄的原因,同時一心想找迴生活的真理。這部巨著從頭到尾都能緊扣讀者的心弦。書裏有極可怕的場景,但也有無可匹敵的美麗畫麵。沒有一本小說能如此奇妙地描繪人類的崇高與醜惡,也沒有一本小說能以如此深沉的悲憫之情,如此巨大...
評分《卡拉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內容最豐富最深刻的一部作品。在這部作品中有各種極點存在——惡的極點,貪欲的極點,痛苦的極點以及愛的極點。在動蕩變化的情節中,這些極點可以被統一在一個中心之中,這是這部作品的一個偉大之處。 我從...
圖書標籤: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說 蘇俄小說 文學 外國名著 俄羅斯 世界文學 世界名著
前麵看得爽一些
評分我覺得我像造瞭一個三峽一樣,看瞭一個月多看完瞭堺雅人大叔最喜歡的書。這種作品確實是可以鍛煉演技的我感覺。陀思妥耶夫斯基真的是太厲害瞭,看到作品中經常齣現的拉丁語、法語和德語之後。
評分很愛。影響巨大。
評分我覺得我像造瞭一個三峽一樣,看瞭一個月多看完瞭堺雅人大叔最喜歡的書。這種作品確實是可以鍛煉演技的我感覺。陀思妥耶夫斯基真的是太厲害瞭,看到作品中經常齣現的拉丁語、法語和德語之後。
評分確實是一部齣色的作品,對於每個人物心理的設身處地細緻入微的分析,是我於其他文學作品中前所未見的。可以感覺到本書對《罪與罰》的繼承與擴大,作者的野心還是很明顯的,他想通過這個並不復雜的案件錶達對於宗教、法律、人的一些情節的看法,還想通過書中這些人物錶達對於當時俄羅斯民族性的一些批判。最大的懲罰或許是心存良善的人做錯事之後對於自己的內心拷問與不安,人的感情甚至善變到自己也難以把握,為什麼總要摺磨愛自己的人。另外,似乎作者最後傾嚮於虔誠的宗教信仰是使人嚮善的必要條件,但我對此持保留態度,難道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不能通過教育和感化成為同樣善良的人嗎?抑或嚮善本身不能成為一種信仰嗎?
卡拉馬佐夫兄弟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