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敦煌藏經洞被發現,公之於世。國傢為瞭製止珍貴文物繼續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遺書交給京師圖書館(即今中國國傢圖書館)保管收藏。1922年,陳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錄》;1929年,鬍鳴盛、許國霖先生對這些敦煌遺書繼續整理、編目,作瞭大量工作。國傢圖書館的這批敦煌遺書,部分曾以縮微膠捲的形式公布,但縮微膠捲有不少不足之處;部分從未公布,不為人們所知。今天全部公之於眾,給世界文獻寶庫增添新內容,意義非同尋常。
新中國成立後,1982年,國傢製定古籍整理規劃,大規模、有計劃地對中國古籍進行全麵評估,製定規劃。佛教、道教古籍也在規劃之內。先著手編訂《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上編。國傢圖書館所藏的一萬多號敦煌遺書中,絕大多數為佛教典籍(漢文以外,尚有藏文等其他文種),有很多為曆代藏經所未收。《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下編已決定收錄這一部分珍貴資料。
我們自己幾韆年的曆史經驗證明,建立新國傢,首先應該發展生産,然後纔是文化建設、思想建設。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時期首推漢唐。漢朝建國七十多年以後,經過四代人的努力,創建瞭燦爛的漢代文化。唐朝盛世號稱“貞觀之治”,當時主要在於恢復生産,真正富強是在唐玄宗開元時期,也經曆瞭四代人的努力。清朝的文化經曆廠順治、康熙、雍正三代,繁榮在乾隆時期,近百年之久。
新中國建立剛五十年,目前我們正處在承先啓後、繼往開來的偉大轉摺時期。二十一世紀將是經濟有長足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多民族統一大國取得成效的時期。我們繼往,繼的是五韆年文明燦爛之往;我們開來,開的是五韆年從未有過的社會主義新文化的未來。
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是迎接二十一世紀,為創建新文化準備充足的思想資料。隻有我們所處的新時代,纔有可能擺脫前人的局限,吸收占今中外前人的一切有價值的遺産,敦煌遺書的佛教文化當然受到應有的重視。
從事敦煌學研究的研究者遍布於全世界。外國學者中也不乏有成就的專傢。今天看來,研究中國的文獻資料,參加者不嫌人多,但外國學者同中國學者比較,必然受到一定的局限,他們對中國曆史、社會、風俗民情畢竟隔瞭一層。中國學者對敦煌學研究,前幾年人數較少,國內的外部條件尚不完備,無形中顯得不及外國熱鬧。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政治安定,教育製度改善,我國湧現瞭大批有纔乾、有學識的中青年學者。他們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又有現代科學的訓練,有對祖國文化的愛國熱情。從近十年來已發錶的學術論著來看,中國學者從事敦煌研究已形成群星燦爛的學者群體。各種學科門類齊全,著作的質和量都已達到相當水平,有些領域已超過外國專傢學者的造詣。
建設中華民族文化,主力軍隻能依靠中國人自己,客卿有他們的優勢,可以備一格,但不能任主力,外國學者根據他們的興趣,依托有關財團資助,可以完成某項課題,但他們沒有建設中國新文化的任務,曆史主義的研究方法也難以被他們接受,這也是一種研究方法上的局限。
發表於2024-12-27
江蘇古籍序跋與書評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暫未標簽 文獻學 總類目錄 工具書
江蘇古籍序跋與書評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