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言
上 编
第一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年代考论
一 势成鼎足的三说及其由来
二 说《取经诗话》成书年代的上限
三 说<取经诗话)成书年代的下限
四 说<取经诗话》的*后写定时间
五 说世传本《取经诗话)非初刻本
第二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话”家数考论
一 歧见的来由
二 说“四家”说的分类标准及近人和时贤分类的失误
三 说<取经诗话》“说话”家数归属问题
四 简短的结语
第三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源流考论
一 关于《取经诗话》的故事摇篮问题
二 说猴行者的现实原型是石繫陀
三 说两大护持神的由来和主次易位
四 说深沙神的文化原型是沙漠恶煞
五 说女人国与狮子林同源而异流
六 说宋元取经故事的演化方式
七 说《取经诗话》乃“取经烦猴行者”故事发轫作
中 编
第四章 论唐僧形象的演化
一 一个有趣的二律背反
二 超凡入圣的三藏法师
三 亦凡亦圣的三藏法师
四 肉眼凡胎的三藏法师
五 结论和余论
第五章 论孙悟空形象的演化
一 问题的追溯与成果的反思
二 说孙悟空的形象孕育于道教猿猴故事的凝聚
三 说孙悟空的形象发展于释道二教思想的争雄
四 说孙悟空的形象定型于个性解放思潮的崛起
五 孙悟空和贾宝玉比较研究识小
第六章 论猪八戒的形象演化
一 难点所在与解决途径
二 说猪八戒形象演化的文化基因
三 说猪八戒形象演化的原型问题
四 说猪八戒形象是阿Q的远祖
五 简短的结论
第七章 论沙和尚形象的演化
一 一种*难刻画的个性
二 从沙漠恶煞到沙河水怪
三 从无名天将到卷帘大将
四 从唐僧二弟子到唐僧三弟子
五 一个品位不高的循吏的典型
六 简短的结论
下 编
寫八章 论《西游记》思想和写法上的总体特点与文化特征
一 宗教光环下的尘俗治平求索
二 朝圣宗旨与价值观念的蜕化
三 负债意识与感恩情结的易位
四 公义观念与立身之道的嬗变
五 灵山就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上
第九章 论<西游记)的创作本旨及其对传统思想的打破
一 明清以来的几种主要说法
二 从孙悟空形象的演化史来考察
三 从世德堂本的怪异署名来考察
四 从观音和孙悟空的关系来考察
五 从与《水浒》的思想异同来考察
六 从与《焚书》的思想联系来考察
七 以个性心灵解放为基础的文艺开山作
第十章 论<西游记)的艺术构思及其对传统写法的打破
一 “附辞会义,务总纲领”
二 横云断岭式的三层构架
三 金线贯珠式的结构形态
四 彩线亦金线的美学效应
五 形象体系构成的立新场
六 人物刻画方法的开生面
七 腊梅之美其所以为美
第十一章 《西游记》版本源流考论
一 “五四”以来的几种说法
二 世本祖本探迹
三 说杨本是世本的删节改写本
四 说朱本是晚于杨本的三缀本
五 结论和余论
第十二章 论(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
一一兼论世本与杨本、朱本和《吴承恩诗文集>思想性质的不同
一 说“五四”以来定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是据鲁迅先生的一家之言
二 说世德堂本不像成于谁某独力创作,而像成于谁某妙手改定
三 说世德堂本的思想性质与杨本和朱本貌似神异,而与《焚书》异曲同工
四 说《吴承恩诗文集》的思想和风格与世德堂本
殊不类,孙悟空断非吴氏所期望的英雄
五 说今见外证材料不能证明世德堂本为吴承恩作, 此书*后改定者是华阳洞天主人
六 结语
附录一:
论《西游记》和《水浒传》的神学问题
附录二:
一 材料为根 思辨为翼 陈 洪
二 “考论”小议
一一从张锦池《西游记考论》说开去 林东海
三 颇有新意的《西游记考论》余 音
附录三:
一 孙悟空形象原型研究与石磐陀 钟 雯
二 孙悟空确有其人?董佩军 毛浓曦
三 新发现玄奘取经图探讨(节录) 段文杰
跋陈曦钟
后记
再版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