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女,198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1989年赴美留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扶桑》(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人寰》(获台湾中国时报 “百万长篇小说奖 ” 以及上海文学奖)、《雌性的草地》等。短篇小说《天浴》(根据此作改编的电影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金马奖等七项大奖)、《少女小渔》(根据此作改编的电影获亚太影展六项大奖)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英译版《扶桑》曾登上2001年洛杉矶时报最佳畅销书排行榜。最近她以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赴宴者》将于2006年4月在美国、英国出版。
发表于2024-11-21
一个女人的史诗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出版业在对女人的教育上赚足了银子。 昨天熬夜读了严歌苓的《一个女人的史诗》。几天前看了苏岑的《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一年前网购了沈奇岚的《那个姐姐教我们的事》。还有网上零碎拼凑的一些文章。什么《20岁的女孩应该这样生活》呀,什么李开复、杨澜的成...
评分这是一篇迟到的书评,因为千思万绪杂缠于心,叫我下笔不得。 读《一个女人的史诗》,不到最后一章,我的脑海中一直这么两个猜测: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平凡女人在变革大时代成就不平凡事迹的小说;女主人公田苏菲一定在故事的最后用不离不弃的守候换回了等待一生的丈夫的爱。 可...
评分就这样活下去——读一个女人的史诗 摘录于 皖江晚报 严歌苓远隔千山万水,说了个四十年的长故事。到底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几乎一口气读完,觉得一阵久违的亲。女人从一九四七年开始,爱了男人四十年。男人抵抗了女人四十年...
评分田苏菲要去革命了。 这是田苏菲年轻的时候。为了一件毛衣就去革命了,为了一张正写着精致小楷的侧脸就逃了和都首长的婚约,为了这么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男子搭上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书的前半部分严歌苓用了许多俏皮的文字来描写这个时期的小菲,像韩寒的笔风,又有那么...
评分"我有话想跟你说“ ”我也有事情要跟你说“ “我喜欢上了一个人。我觉得我应该跟她结合, 我从来没这么肯定过。我回到省里就和她碰到了。她的性情和爱好都跟我很接近。你知道我一直不愿意和别人交谈,但是跟她有说不完的话。” “那你和我呢?” “我想我伤害到你了“ “...
图书标签: 严歌苓 小说 女性 一个女人的史诗 爱情 中国文学 爱与隔膜与孤独 中国
小说塑造了一个生存在“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情感矛盾与红色历史双重夹缝中的女人——田苏菲。小说背景起点是解放前,故事却一直跨到文革结束。
田苏菲是一个散发着活泼泼的生命力的美丽少女,15岁离家出走参加“革命”后成为文工团的女演员,她不怕羞、“戏来疯”的懵懂性格让她很快成为城里最红的名角,连首长都汉也被她吸引了,与小菲母亲联手向她发起“进攻”。这时,小菲遇到了上海世家子弟出身的老革命欧阳萸,立刻被他的风度和才华迷住。最终,不爱旅长爱才子,田苏菲一路追逐着欧阳萸走进了婚姻。
婚后田苏菲才发现两人的学识、趣味存在很大差距,欧阳萸风流倜傥,桃花运应接不暇,这样的男人,这样的婚姻,对田苏菲而言,从来就是有压力的,有危机感的。这时的田苏菲表现出一个典型中国女人可爱的、嫌恶的所有心性:有着通了巫似的直觉,捕捉每一个假想情敌的蛛丝马迹,与每一个现实中的情敌拼杀较劲,尖刻、猜疑、哭闹、使计……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她一如继往地爱,她调动所有的智慧经营苦难岁月中的生活,荫蔽爱人和家人度过每一场劫难。
上次看女作家的小说还是高一暑假,躺在阳台的沙发上看《飘》。共同点是表面写历史,其实写爱情,女人对国家兴亡根本不在乎,她们只想让自己的爱人也爱上她们。里面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太生动了。
评分田苏菲一生的悲剧都在于她头脑太简单,看不到都汉的实惠,只看到欧阳禺的风流倜傥,看不到舞台剧的表演内涵,只看到手挥目送的场面架势,看不到丈夫苦闷的装疯卖傻,只看到他夜夜欢笑觥筹交错。总之,田苏菲就是个傻头傻脑,盯着欧阳禺放开四蹄都追不上人影的枉费心机的女人。(不能算严歌苓最好的作品。)
评分觉得严歌苓还是最擅长最拿手这种“红色年代+一个女人的爱情”这种形式的小说故事。这个女人有些憨有些直,有她过人的执着,对自己爱的男人又充满了一种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她身上自然有可爱的地方,但有时又是可怜或可笑的。也许,这就是大部分女人的“共形”吧。
评分2015年第132本:严歌苓在小说开篇即写道:“一个女人的情感史就是她的史诗,国家的命运很多时候反而是在陪衬她的史诗。”她塑造的女主人公田苏菲,任凭时代如何浊浪滔天、风云变色,她却始终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射于一个男人身上,爱得无助,爱得不得法,折磨自己又折磨别人。她与时代唯一的关系,便是从一次次的风浪中学会世故学会利用学会委曲求全,以保存自己的男人与爱情。严歌苓将时代作为个人史诗的注脚,却同样荡气回肠。
评分都汉比欧阳萸爷们多了,哎
一个女人的史诗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