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蕪(1904~1992) ,現、當代作傢,原名湯道耕,筆名劉明、吳岩、湯愛吾等。艾蕪是道耕的筆名,他開始寫作時,因受鬍適“人要愛大我(社會)也要愛小我(自己)”的主張的影響,遂取名“愛吾”,後慢慢衍變為“艾蕪”,從此,這一名字就伴瞭他一生,真名反而鮮為人知瞭。祖籍湖南寶慶府武岡州新都清流鎮翠雲村3組人,在清流鎮也有建其紀念館“艾蕪故裏”。1921年考入成都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5年因不滿學校守舊的教育和反抗舊式婚姻而齣走,漂流於雲南邊疆、緬甸和馬來亞等地,當過小學教師、雜役和報紙編輯,並兩次差點病得差點死去。因為同情緬甸的農民暴動,1931年被英國殖民當局驅逐迴國到上海。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傢聯盟,開始發錶小說。在上海期間,齣版有短篇小說集《南國之夜》、《南行記》、《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說《春天》、《芭蕉榖》以及散文集《漂泊雜記》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邊疆和緬甸等地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及其自發的反抗鬥爭,開拓瞭新文學創作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傳奇性故事,具有特異性格的人物和邊地迷人的綺麗風光,使作品充溢著抒情氣息和浪漫情調。這些作品大量以早年的流浪生活為背景的作品,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魯迅先生稱贊他是最優秀的青年作傢之一。
艾蕪是現代文學史上獨具風格、影響深遠的著名作傢。原名湯道耕,筆名劉明、吳岩、湯愛吾等。屬龍,四川省新繁縣清流場(現屬新都區清流鎮)連豐村人。
艾蕪是最早把西南邊疆地區下層社會的風貌和異國人民在殖民地統治下的生活,帶進現代文學創作中來的作傢之一,對於開拓新文學創作的領域作齣瞭貢獻。傳奇性的故事,綺麗的地方色彩,帶有神秘氣氛的邊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抒情風格和浪漫情調。這是他創作上的又一個特色。艾蕪有較強的藝術概括能力與處理題材的魄力,善於把一個平淡的故事寫得娓娓動聽,以色彩明麗的景物和環境,烘托齣人物內心的活動,使形象逼真感人。他筆下的邊疆生活和人物,豐富多彩,各具特色;作品的筆調清新明快,樸實自然,富有抒情味。抗戰爆發以後的創作,謹嚴沉鬱的現實主義手法,逐漸取代原先的抒情浪漫的藝術風格。
《南行記》是艾蕪的處女作,也被一些評論傢譽為他的全部創作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最有藝術魅力的作品。郭沫若、茅盾、周揚、鬍風、周立波等名傢以及各種現代文學史和論著都給予很高的評價。在現代文學史上,艾蕪最先在《南行記》中以綺麗的西南邊塞風光,濃鬱的異域情調,寫齣瞭一幕幕人間悲劇,刻劃瞭“那些在生活重壓下強烈求生的欲望的朦朧反抗的行動”(見《關於小說題材.與魯迅的通信》)。他在描寫那些底層勞動者、流浪漢、少數民族貧苦人民悲慘命運的同時,盡力去挖掘他們身上的真、善、美的品質、“他們性情中的純金”(艾蕪語)。他所塑造的小黑牛、夜白飛、鬼鼕哥及野貓子等人物,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的形象。他的小說被譯成英、俄、日本、朝鮮、德、法等多種文字,深受國外讀者喜愛。艾蕪研究方興未艾,有關艾蕪生平、創作的傳記、專著、論文已有十餘種、百餘篇問世。根據《南行記》改編的電視劇《邊寨人傢的曆史》(艾蕪齣現在熒屏上,令人倍增親切與敬慕),榮獲“’93中國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奬,深受國內外觀從的贊賞。
在艾蕪的故鄉的新都區桂湖公園中的飲馬河畔,距學士堰遺跡不遠的翠竹叢中,人們修建瞭艾蕪墓。
艾蕪墓由紅砂巨石壘成,上端矗立著他的半身青銅塑像。身後的碑文記載著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麵上“艾蕪之墓”四個字,由巴金手書。墓前端有一塊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著艾蕪的一段座右銘:“人應像一條河一樣,流著,流著,不住地嚮前流著;像河一樣,歌著,唱著,歡樂者,勇敢地走在這條坎坷不平、充滿荊棘的路上。”下部嵌著一束銅質山茶花。
座右銘、大理石、山茶花,寄寓著座右銘、大理石、山茶花,寄寓著這位南行作傢、流浪文豪最終流齣的頗有幾許不平凡的一生。
更多請參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69183.htm?fr=ala0_1 艾蕪介紹——百度百科
“雖是很久以前的事瞭,但如今一想起,還令我悠然神往的。
響著拍達拍達的棕木拖鞋,趁著細雨迷濛的鞦天早上,便登上伊拉瓦底江的南下輪船,離開八募瞭。。。。”
在一個戰亂的年代,卻以清新明快的筆法寫齣抒情而又含蓄的包含深情的文字,這不能不讓人欽佩。
這部集子中的作者,不是那麼憤世嫉俗,有包容,有抒情,也有追求。難以想象是在苦難的時代和生活中徘徊的人的文字。
發表於2024-12-22
漂泊雜記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艾蕪 中國當代 西南 漂泊雜記 邊疆 遊記 散文 工具書
真是灑脫。
評分艾蕪最著名的是南行記,但看瞭南行記我沒有看漂泊雜記那麼有感觸。我關注雲南遊記,中西方的都看。艾蕪這本小冊子隻有40多篇小文章,但共同構成的雲南圖景,比那些大部頭的遊記更為明朗。我體會到艾蕪的不同。他的文字為旅途提供瞭一種細膩的洞察,超越瞭外在之景而進入到情與趣之中。由此,我也能想象到旅途中的世界觀層麵的問題。再強調一下,艾蕪的這本小冊子,保留瞭許許多多精妙的細節,讓人覺得詼諧的同時能夠想見其人。這個冊子三十年代在上海報章發錶過。81年在雲南匯集齣版。不過,豆瓣上的這個版本,是此後在河北齣版,還不是我現在看的這個版本。顯然,這個版本受為人知。
評分淘到這本書是一大幸事。
評分真是灑脫。
評分雖然沒有南行記那麼好,但仍然非常有意思。
漂泊雜記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