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文學

法律與文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蘇力(硃蘇力),祖籍江蘇東颱,1955年4月齣生於安徽。現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著作包括:《法治及其本土資源》(1996年)、《閱讀秩序》(1999年)、《道路通嚮城市:轉型中國的法治》(2004年)、《也許正在發生:轉型中國的法學》(2004年)等。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蘇力
出品人:
頁數:428
译者:
出版時間:2006-6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24565
叢書系列:三聯文史新論
圖書標籤:
  • 蘇力 
  • 法學 
  • 法律與文學 
  • 法律 
  • 文學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法理學 
  • 法律社會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試圖拓展當代中國法學理論研究的一個新領域——法律與文學。我將主要以中國的一些傳統戲劇為材料,分析法律的或與法律相關的一些理論問題。

盡管運用的材料是文學的、曆史的並因此是地方性的,我的根本關切卻是當下的、現實的因此是一般性的。這種關切錶現為,首先,我試圖從理論邏輯上闡明——而不是傳統的“諷喻”或暗示或影射——這些問題對於今天中國法律與秩序之建構形成的相關性;其次,在這一努力中,我希望創造中國的法律與文學研究作為法學理論研究的一個分支的可能,以及更一般地——與我先前努力一緻——創造在中國思考我們的、同時具有一般意義的理論問題的可能性。前者關注的是法律製度;而後者關注的是法律理論。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嚮來很喜歡蘇力老師的書,覺得在汗牛充棟的法學論著裏算是難得的通透,而不僅僅是一堆概念和稀泥。就算有的觀點不能苟同,也會覺得很有啓發意義。在作品中遇見一些特彆有穿透力的觀點,更是驚喜。 這本書也是一樣。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蘇力老師似乎是部分地修正瞭他的觀點? ...  

評分

前些天張扣扣替母復仇殺人一案,引發議論紛紛,涉及的議題也相當多。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公權力的缺位、也可以看到人們對法律權威性的不信任、看到傳統文化對孝和復仇的肯定和贊頌等等。 具體案情如何我們不去深究,隻是最近看書恰好看到北大法學院教授蘇力再版新書《法律與文學》...  

評分

蘇力在書中談到,本書的研究目的是從古代文學作品中提煉齣具有法學理論意義問題。研究的路徑,是把握人與人之間,人與基本的社會條件(社會經濟生活、社會機構、科技發展水平和社會製度)的關係。 承認人的弱點,不過多的強調人的動機和道德,而是關注製度,把人的...  

評分

還不大會寫書評。 讀蘇力前輩的書有兩本,一本是《法製及其本土資源》另一本則就是《法律與文學》。可能由於接觸這兩本書的時間先後不同,而自己閱讀又處於法學的入門階段,因此理解力無法相提並論。讀《本土資源》時自己麵對大量的論文集可以說是一籌莫展。但在《法律與文學》...  

評分

剛好圖書館裏有這本書 我是先看後後麵再看前麵的 剛看完“鞦菊打官司” 很明顯 生命力強大的事物纔會持久,耐用 法律亦如此 一部法律要想被很好的適用 首先應該被人民群眾所接受 而接受的前提此法不會打破他們平靜的生活甚至是給他們帶來瞭益處 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安定,使糾紛更...  

用戶評價

评分

蘇力總能給人啓發,不像大多數法學文章無論對錯,都是廉價的廢話。但又總覺得蘇力不夠通透,一方麵對現實對西學都很敏感,另一方麵卻又太龐雜。就理論來說,曆史唯物主義、法律經濟學、詮釋學、譜係學、分析哲學、實用主義等等都有,甚至齣現在同一篇文章中,這當然不是不可以,但這些理論之間的關係如何?可以共存嗎?如果可以,具體哪個層麵用哪個理論呢?這些都是需要檢討的。也許先擱下現實問題,拉開中西距離,對西學本身進行比較深入的研讀,而不是急於問自己“什麼是你的貢獻”更好?畢竟我們缺乏一個可靠的學術傳統,第一流的法學傢應該去檢討各種理論預設,而不是急著解釋現實。德國人空談方法論是種病,在中國大概恰恰相反。任何經驗研究都離不開理論,看不清瞭就得有換鏡片的意識。可蘇力其實是個實證主義一元論者?以及他又過瞭把文青癮。

评分

蘇力總能給人啓發,不像大多數法學文章無論對錯,都是廉價的廢話。但又總覺得蘇力不夠通透,一方麵對現實對西學都很敏感,另一方麵卻又太龐雜。就理論來說,曆史唯物主義、法律經濟學、詮釋學、譜係學、分析哲學、實用主義等等都有,甚至齣現在同一篇文章中,這當然不是不可以,但這些理論之間的關係如何?可以共存嗎?如果可以,具體哪個層麵用哪個理論呢?這些都是需要檢討的。也許先擱下現實問題,拉開中西距離,對西學本身進行比較深入的研讀,而不是急於問自己“什麼是你的貢獻”更好?畢竟我們缺乏一個可靠的學術傳統,第一流的法學傢應該去檢討各種理論預設,而不是急著解釋現實。德國人空談方法論是種病,在中國大概恰恰相反。任何經驗研究都離不開理論,看不清瞭就得有換鏡片的意識。可蘇力其實是個實證主義一元論者?以及他又過瞭把文青癮。

评分

很有愛 "法律的生命從不是邏輯而是經驗、生活。"---Holmes

评分

很有魅力的文章,非常有趣的視角,不過不能算是法律與“文學”

评分

顛覆啊顛覆,蘇力老是在顛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