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莲·汉芙(Helene Hanff),1916年4月15日出生在费城。绝大部分的岁月都在曼哈顿度过,一生潦倒。海莲·汉芙生前从事最多的工作乃是为剧团修审剧本;并曾为若干电视剧集撰写剧本。主要的著作有:日记体的纽约市导游册《我眼中的苹果》、自传《Q的遗产》、《纽约来鸿》、《布鲁姆斯伯里的 女伯爵》以及一系列以少年为对象的美国历史读物。1997年,海莲·汉芙因肺炎病逝于纽约市。
发表于2025-04-08
84, Charing Cross Road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广州的这场雨,连绵许久,以至于只能闲在家里看书。 在太阳小露的半天,一溜烟去了趟书店,然后就买到了这本。 书的护封上有一句: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最是动人。读书人的乐趣,莫过于遇见好书而又价廉,这也是我喜欢旧书店的原因。而因书结缘,应该是书店的...
评分一.去伪存真 我本能的怀疑、且无端的厌恶一切自我标榜的事物。哪怕是好东西,一经标榜,也会变得那么面目可疑。 恶俗标榜导致适得其反的例子,莫过于上海译文出版的《情人》:当初因为是王道乾翻译版的缘故,我才买下了这本书。尽管如此,我还是恶狠狠的企图撕掉该书的封...
评分聂鲁达在信里如此写到:“用写信的方式告别,免得我们相互对着流泪。”却不知,有多少见字如面的信笺,在斑斑泪痕里面目全非。 写信在这个即时通讯工具花样百出的年代,或许已经成为了某种过于文艺的象征。在我们,信件是藤井树与藤井树被填补的青春,是海角七号的波涛,是玛丽...
评分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中国最大邮筒 北岸九号码头邮筒将拆》。拆那拆那,作为中国人,拆哪里都不会奇怪,只是新闻看下去,对这个大邮筒的设立很感兴趣。原来,这个邮筒是广州亚运时建的,号称能容纳500万封信,邮筒将在30年之后开启,这些信件也会在30年后寄出。 这个巨大绿色容...
评分人与人真挚的交流就像一首美丽的诗篇,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本书信体的书便是这样。大大咧咧、善良的美国穷女作家,克己复礼的英国绅士,二十年的书信往来,早已超越了现实的买书卖书关系,“我这一生只有你了解我”,虽然最后两人未能相见,但是谁都能感觉那凝聚在字里行...
图书标签: 书信 英文 美国 美国文学 现代文学
信的魅力,或许在于距离,还有期盼。一些普通的文字,跨越了时空,酿成了醇美的酒......
评分还是看原文比较好。 也不难。 中文版翻译的的确太西方化啦
评分多次泪崩,我多希望他们能见见…原版比译本好太多了,译本看一半放弃了
评分信的魅力,或许在于距离,还有期盼。一些普通的文字,跨越了时空,酿成了醇美的酒......
评分"E" and "A".
84, Charing Cross Road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