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创意源源不绝的创作人。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博士,现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他29岁开始剧场创作,至今编导舞台剧27部(包括七小时史诗《如梦之梦》)、电影2部、电视影集300集,另有剧场导演作品22部(包括莫扎特歌剧3部)等。
创意经济时代来临,创意成了个人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但创意可以“学”吗?创意该如何“学”呢?有没有一门学问可以让人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创意?
创意大师赖声川认为:“创意是可以‘练’的!”他相信,创意固然神秘,却是有法可学、可管理的。赖声川累积多年创作经验与创意教学心得,突破过去创作风格,提出个人第一本专业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不漫谈剧场艺术,而是透过系统化的架构,提出实用的“创意金字塔”,期待为读者找到“学会”创意的道路。
第1章 创意魅影】 发挥创意的重要条件是,需要强烈的个人独立思考及其行动能力。 没有人教我们——或许世界是没有界限的。 第2章 创意二部曲 创意是神秘的。这神秘性要分两部分来谈:激发创意本身的欲望,以及欲望被激发之后,如何找到途径让欲望形成。这两个秘密的部分正与以...
评分书评人: 荣振环 曾经一个广告人问我,创意可以学吗? 我的回答是创意可以学,但学到的创意是死的,炼出来的创意才是活的,而用到的创意才是美丽的。 《赖声川的创意学》是一本不错的书,但是它却绝对不能教你如何创意。 尽管赖声川形成一套创意图,但...
评分我敢肯定,这本从地坛书市买的书绝对是本盗版,先不说那平均每P0.8个千奇百怪、充满创意的错别字,就连那建筑大师设计、精美绝伦的立体、剖面、俯瞰犹如3D阿凡达般的神秘创意金字塔我都没见着。 所以,我只能说说我见着的盗版创意学,跟大家看到的恐怕不一样,为了避...
评分文/林懷民 讀完這本書,很感動。 聲川花在寫書的時間心血,應該可以讓他創製兩齣戲吧。 「賴聲川的創意學」跟坊間的創意書最大的不同是,作者是重量級的創意人。 他以自己的創作經驗為本,細細探索創作的根源,與讀者分享他多年創作歷程的風景,揭開「創意神秘論」的...
评分诚恳地向各位推荐这本书。对于一直致力于提高创意数量和质量的人们而言,此书无疑是赖声川大师给大家开的一帖美味可口的中药方子。 基本上,赖声川的理论证明了很多我之前的猜想、设想、思想。他认为,现今社会的各种创意教育甚至所有教育,都旨在强调『技术』『技巧』的层面...
空读理论缺少自我实践,不容易记住内容。不过赖声川果真不是个好老师,拖沓,重复引用,啰嗦,看到中部的时候一直想大吼一句“到底是要怎么做?!”很多章节只给了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做的时候就切换主题了,真是急煞人。不过终究是本让人重新审视自己世界观的书,略有禅意。
评分因为是戏剧专业出生,又比较喜欢表演公坊的东西。所以看在大陆突然出现赖声川的东西,就看也没看收入囊中了,不过读完发现大师的东西果然难懂,自己实在功力欠火候了,于是就和字典之类一起当工具书束之高阁了
评分这本书是上次在卓越买的N多本中的一本。但却是最后才看。间隙可以看到我这人的怪癖。就像吃好的东西。有时候总是把饭都扒 了吃最后一块肉 -__-|| 在吃上是为了最后的美味能一直停留在嘴里。而用在书上其实也差不多。希望好的思想可以沉淀下来。 印在脑海里。但断断续续的。一直都没吃掉这最后的美味。直到搬了一个人住。才拿出来。慢慢的看。书里很多好思想。很多新 观念。也有不断的共鸣。但当看完了感觉还是空空的。甚至不敢放回书架。很是纠结。知道看了另本《设计中的设计》。里面扉 页就有讲说,如果你看
评分我觉得作者忽略了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的文化,如果这个社会大的背景氛围是鼓励听话而排斥异议的,那么创意一定会被压死。作者充分阐述了个体如何创新,却忽视了个体所存在的社会。
评分恩,还是有帮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