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教授共在大陆发现了10多篇当年张爱玲作品,其中有7篇没有收入张爱玲任何作品集。1986年10月份,陈子善在研究周作人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亦报〉(后来并入新民晚报)上连载的张爱玲作品〈小艾〉,意外惊喜之余,陈子善把〈小艾〉复印下来,寄给了香港〈明报〉月刊的编辑黄俊东。黄曾经编辑过〈张看〉散文集,与张爱玲通过信,看到〈小艾〉以后非常高兴,于是让陈子善写一篇发现经过的小短文,配着〈小艾〉一起发表在〈明报〉月刊1987年第1期上。随后被台湾〈联合文学〉转载。
张爱玲知道以后,很不高兴,在1988年的《续集》序中特意提到,“前些日子有人将埋藏多年的旧作《小艾》发掘出来,分别在台港两地刊载,事先连我本人都不知情。听说《小艾》在香港公开以单行本出版,用的不是原来笔名梁京,却理直气壮地擅用我的本名。事实上,我的确收到几位出版商寄来的预支版税和合约,只好原壁奉还,一则非常不喜欢这篇小说,更不喜欢以《小艾》名字单独出现,本人还在好好地过日子,只是写得较少,却先后有人将我的作品视为公产,随意发表出书,居然悼棒责备我不应发表自己的旧作,反而侵犯了他的权利。”
当海峡两岸的学者不约而同对张爱玲作品展开研究、挖掘、考证时,张爱玲本人却对这一行为持反对态度。台湾的唐文标教授生前曾为搜求张爱玲四十年代作品的原刊本做了一番努力,很有成绩。在未征求张爱玲的同意下,唐文标先把有些尚未在台港重刊的作品,投寄杂志去发表,后来再把此类作品放人自己主编的图书《张爱玲卷》(一九八二)和《张爱玲资料大全集》(一九八四)中。为阻止出版这两本书,张爱玲甚至委托皇冠找律师提起法律诉讼,经过交涉以后,和出版社以和解告终。
因为在香港就出现了盗版书〈小艾〉。张爱玲被迫出版了〈小艾》,但是作了大量的修改,删去了68段最后一段和69、70、71节全部删去。同时, 〈十八春〉改为《半生缘》,对这一作品也做了大量修改,将小说里写的18年改为14年,砍掉4年。
听说了很久的小说,终于有缘一读。还是很喜欢的文笔。 小艾,生活在最困苦的最底层,从小受尽欺辱,却拥有了别人没有的那份自尊自重。像余华的《活着》一样,努力地活着,并活出了尊严和价值。虽然最后的结局大家认为是命题作文一般“应制”的结果,但是总算是给...
评分看了这个故事才知道,那个年代不只有我们整天意淫的富贵生活,一样有错综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关系。张爱玲似乎把自己的人格分成了两半,一半给了那个爱嗑瓜子、不敢当面说仆人的五太太,另一半是小艾,家庭、执念、苦难、大病、真实。其中有个记忆很深刻的画面,就是小艾一...
评分张爱玲并不喜欢这部小说。 只看结局,《小艾》也不像她的书,可能是和时代有关系,至于后来,她又不喜欢这个时期所写的,也可能是和时代有关系。 社会时代背景对个人的影响。
评分写得最好的还是小艾之前在席家当女佣的部分,张爱玲总之跳不出那个题材。但是想到这书后来成为她不愿直视的黑历史,顺路引起许多高贵冷艳孤傲决绝的脑残粉们呼天抢地扼腕叹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根源我就……爽翻了嘻嘻嘻嘻嘻嘻嘻。
评分在张的所有故事里这虽是个难得的好结局可还是那么觉得凄凉又可悲。
评分在张的所有故事里这虽是个难得的好结局可还是那么觉得凄凉又可悲。
评分在张的所有故事里这虽是个难得的好结局可还是那么觉得凄凉又可悲。
评分在张的所有故事里这虽是个难得的好结局可还是那么觉得凄凉又可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