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尔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发表于2025-02-24
高老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被上帝遗弃的人 ——巴尔扎克《高老头》的人物原型与典型性研究 巴尔扎克作为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学观念是用小说来进行社会研究。他认为,“从来小说作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们...
评分19世纪的法国小说,似乎离不开巴黎的交际场。那些贵妇人靠着虚伪欺骗,心狠自私的品质,过着她们哪怕债台高筑也要极力维持的穷奢极欲的显摆生活。除了华光宝气的服饰,铺张浪费的食物与排场,还得有一位配得上她们虚荣的体面情人。为了在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里遭人羡慕,这些无...
评分“我曾走遍世界,人们见我无处不在。” 伏脱冷的这句台词让我想起了《圣经》约伯记中撒旦回答耶和华的话语“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 伏脱冷是个老于世故的人,其他人在他眼前都像个孩子。青年大学生欧也纳像张白纸,任凭他人在这张上写下个人的痕迹。 看到中间,我...
评分前两天没有动力干活,到图书馆淘书,偶然翻到一本泛黄的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小说讲的是法国巴黎一个面包富商如何倾其一生为两个女儿付出的故事,期间穿插了一位初入社会的大学生的沉浮史。 谈谈高老头吧,在我看来他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的能力毫不逊色于高冷,...
评分黄舒骏在《纪念1995》里唱过“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 是的,正如R&B在乐坛的走红一样,几乎全体文艺青年们提起法国文学都是杜拉斯、萨冈、萨特、加缪,诸如此类。 什么浪漫破碎的语言,什么独辟蹊径的词汇,这...
图书标签: 巴尔扎克 法国文学 小说 法国 文学 外国名著 名著 现实主义
退休面粉商高老头被他的两个亲生女儿榨干钱财,悲惨地死在阁楼里;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克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迈出了向上爬的第一步;苦役逃犯引诱拉斯蒂涅克,合谋争夺遗产,身份暴露后被捕;巴黎贵妇人情场失意,退出上流社会。本书以四条线索,贯穿全书,揭露了十九世纪初巴黎社会中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揭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
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喜欢巴尔扎克就会不喜欢托尔斯泰,喜欢托尔斯泰就不会喜欢巴尔扎克。如今我是赞同这种说法的。但我也不排斥巴尔扎克。同样都是世界顶级文学大师,只是他们表现各自的哲学理念方法不同而已,一个唯心一个唯物。唯心又如何,唯物又怎样,目的还不都是一样,做人方法不同而已。他们对人对社会的认识的也确真的很透彻。
评分“像瘟疫,像炮弹一样轰入上流社会”... 小说的结尾,站在高老头幕上的拉斯蒂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当时写过读书报告,这本小说描述的是法国社会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理念转型的阶段,而这又何尝不是当今中国的写照呢?
评分终于读完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序幕,让我想到了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
评分“像瘟疫,像炮弹一样轰入上流社会”... 小说的结尾,站在高老头幕上的拉斯蒂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当时写过读书报告,这本小说描述的是法国社会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理念转型的阶段,而这又何尝不是当今中国的写照呢?
评分震撼人心的大作~ 做子女,做人的经典启示
高老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