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1857~1928)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尝言:“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文化巨擘吴宓亦赞曰:“辜氏实中国文化之代表,而中国在世界惟一之宣传员。”而在新文化运动另一位领袖陈独秀眼中,却是位“很可笑”、“复古向后退”的怪物,以“老顽固”、“老古董”、“腐儒”等相称者也不乏其人。如此褒贬相反的头衔,细数下来,竟有二三十个之多,集于一人之身,足见其受重视之程度。由是,三十年代的北京大学英文教授温源宁谓:“在生前,辜鸿铭已经成了传奇人物;逝世之后,恐怕有可能化为神话人物了。
发表于2025-01-09
中国人的精神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以前只是影影绰绰的知道辜鸿铭是清末的一个“怪才”,是有名的铁杆“保皇派”;便想当然的以为他不过是个腐朽的封建遗老,能背点四书五经,吟那么一首两首的风月诗词;历史的洪流把他抛弃,将他所有的言论都擦个干干净净,也应当不会有任何遗憾处。读了他的《中国人的精神》,...
评分读这本书纯出好奇,很多老辈学人称赞辜鸿铭英文出众,连英人都承认文章可比英国大家。看了失望,语言有些啰嗦,论证过程没有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支持,而是翻来覆去重复观点,仿佛说的遍数多了立论就站住脚了。又是一个耳食不可靠的例子,不管推荐者是谁,自己的判断才要紧。
评分 评分傻瓜们冲进了那天使都不敢涉足的地方 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读完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和《清流传》之后,不说是百感交集,至少也是五味杂陈。有些话如鲠在...
评分辜说,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不同在于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是旧时了吧!倒是会想像出一幅东篱炊烟鸡犬相闻人间之气,或是诗书礼仪谈笑鸿儒的君子之风,这样的悠然中国,真是令人向往啊! 关于中国女人: 以为有了自由,便可肆意任性。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都管不住了,便以为可以...
图书标签: 辜鸿铭 中国人的精神 历史 辜疯子 散文随笔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随笔 阅
《中国人的精神(2)》“辜作洋文、讲儒道,耸动一时,辜亦一怪杰矣。其旷达自喜,睥睨中外,诚近于狂。然能言顾其行,潦倒以终世,较之奴颜婢膝以事权贵者,不亦有人畜之别乎?”——翻译大家兼幽默大师 林语堂
“愚以为中国2500余年文化所出—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20世纪之世界。”——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 李大钊
“辜氏实中国文化之代表,而中国在世界惟一之宣传员。”——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巨擘 吴宓
“在生前,辜鸿铭已经成了传奇人物;逝世之后,恐怕有可能化为神话人物了。”——北京大学英文教授 温源宁
知识创造奇迹,好书改变命运。
《中国人的精神》(贰)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该书包括两部分:《尊王篇》和《中国牛津运动故事》。《尊王篇》是辜鸿铭在1900年所撰各种论文的结集。据辜氏的同僚好友赵凤昌记述:《尊王篇》出版时,销量极好,“各国竞购读之”。罗振玉亦说:“欧人争传诵,当时为之纸贵”。20世纪初,辜鸿铭先生因《尊王篇》一书在世人以上中的声望,尤其是在西方社会的影响而言,都远远超过了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甚至严复等人。有人说,近代西方世界之真正认识中国,就是从辜鸿铭开始的,而他们之真正认识辜鸿铭,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中国牛津故事》是为纪念张之洞而作,1910年首次在上海出版。书中他将张之洞比作英国19世纪的红衣主教纽曼,把张之洞所领导的维护中国纲常名教的清流运动和纽曼在英格兰教会攻击自由主义的牛津运动作了对比研究,指出张之洞的清流运动和纽曼的牛津运动反对和攻击的都是同一个敌人——现代欧洲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破坏力量。
首先 虽然有些观点“过时”了 但是辜先生起码可以自圆其说;其次 感觉辜先生有点Ethnocentric(民族中心论)并且崇尚君主制和精英主义;最后 我看的是中英对照 英文错误百出 译文有时也与原文并不贴切 有错字 有些遗憾
评分有种距离感。。
评分完全看不下去。迂腐
评分有种距离感。。
评分很有可取之处
中国人的精神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