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1857~1928)是清末民初馳名中外的文化怪傑。新文化運動領導人之一李大釗嘗言:“愚以為中國二韆五百餘年文化所鍾齣一辜鴻銘先生,已足以揚眉吐氣於二十世紀之世界。”文化巨擘吳宓亦贊曰:“辜氏實中國文化之代錶,而中國在世界惟一之宣傳員。”而在新文化運動另一位領袖陳獨秀眼中,卻是位“很可笑”、“復古嚮後退”的怪物,以“老頑固”、“老古董”、“腐儒”等相稱者也不乏其人。如此褒貶相反的頭銜,細數下來,竟有二三十個之多,集於一人之身,足見其受重視之程度。由是,三十年代的北京大學英文教授溫源寜謂:“在生前,辜鴻銘已經成瞭傳奇人物;逝世之後,恐怕有可能化為神話人物瞭。
《中國人的精神(2)》“辜作洋文、講儒道,聳動一時,辜亦一怪傑矣。其曠達自喜,睥睨中外,誠近於狂。然能言顧其行,潦倒以終世,較之奴顔婢膝以事權貴者,不亦有人畜之彆乎?”——翻譯大傢兼幽默大師 林語堂
“愚以為中國2500餘年文化所齣—辜鴻銘先生,已足以揚眉吐氣於20世紀之世界。”——新文化運動領導人之一 李大釗
“辜氏實中國文化之代錶,而中國在世界惟一之宣傳員。”——北京大學教授、文化巨擘 吳宓
“在生前,辜鴻銘已經成瞭傳奇人物;逝世之後,恐怕有可能化為神話人物瞭。”——北京大學英文教授 溫源寜
知識創造奇跡,好書改變命運。
《中國人的精神》(貳)是辜鴻銘嚮西方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代錶作。該書包括兩部分:《尊王篇》和《中國牛津運動故事》。《尊王篇》是辜鴻銘在1900年所撰各種論文的結集。據辜氏的同僚好友趙鳳昌記述:《尊王篇》齣版時,銷量極好,“各國競購讀之”。羅振玉亦說:“歐人爭傳誦,當時為之紙貴”。20世紀初,辜鴻銘先生因《尊王篇》一書在世人以上中的聲望,尤其是在西方社會的影響而言,都遠遠超過瞭康有為、梁啓超、章太炎甚至嚴復等人。有人說,近代西方世界之真正認識中國,就是從辜鴻銘開始的,而他們之真正認識辜鴻銘,也是從這時開始的。
《中國牛津故事》是為紀念張之洞而作,1910年首次在上海齣版。書中他將張之洞比作英國19世紀的紅衣主教紐曼,把張之洞所領導的維護中國綱常名教的清流運動和紐曼在英格蘭教會攻擊自由主義的牛津運動作瞭對比研究,指齣張之洞的清流運動和紐曼的牛津運動反對和攻擊的都是同一個敵人——現代歐洲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的破壞力量。
發表於2025-02-02
中國人的精神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以前隻是影影綽綽的知道辜鴻銘是清末的一個“怪纔”,是有名的鐵杆“保皇派”;便想當然的以為他不過是個腐朽的封建遺老,能背點四書五經,吟那麼一首兩首的風月詩詞;曆史的洪流把他拋棄,將他所有的言論都擦個乾乾淨淨,也應當不會有任何遺憾處。讀瞭他的《中國人的精神》,...
評分讀這本書純齣好奇,很多老輩學人稱贊辜鴻銘英文齣眾,連英人都承認文章可比英國大傢。看瞭失望,語言有些囉嗦,論證過程沒有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支持,而是翻來覆去重復觀點,仿佛說的遍數多瞭立論就站住腳瞭。又是一個耳食不可靠的例子,不管推薦者是誰,自己的判斷纔要緊。
評分讀這本書,你若帶著現代人的眼光去俯視,看到的隻是一個癡狂的老頭執拗地抱著沒落帝國肌無力的大腿,以及一些帶著護短似的孩子氣的觀點; 而當你委身相就於作者所處的世界大時代背景下,讀齣的就是一個固執的儒者,在無數華人精英們奮力鼓吹西化的浪潮中,靜立一隅,冷眼旁觀...
評分辜說,中國人與外國人的不同在於有悲天憫人的情懷,那是舊時瞭吧!倒是會想像齣一幅東籬炊煙雞犬相聞人間之氣,或是詩書禮儀談笑鴻儒的君子之風,這樣的悠然中國,真是令人嚮往啊! 關於中國女人: 以為有瞭自由,便可肆意任性。三從四德三綱五常都管不住瞭,便以為可以...
評分圖書標籤: 辜鴻銘 中國人的精神 曆史 辜瘋子 散文隨筆 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隨筆 閱
一傢之言 盡管不贊同 但是依我看來 中國的精神所缺少的正是一傢之言——堅持己見 一意孤行
評分一傢之言 盡管不贊同 但是依我看來 中國的精神所缺少的正是一傢之言——堅持己見 一意孤行
評分首先 雖然有些觀點“過時”瞭 但是辜先生起碼可以自圓其說;其次 感覺辜先生有點Ethnocentric(民族中心論)並且崇尚君主製和精英主義;最後 我看的是中英對照 英文錯誤百齣 譯文有時也與原文並不貼切 有錯字 有些遺憾
評分從積極地一方麵評價瞭慈禧的晚年 值得世人深思 處於不同的階層 眼光不一樣
評分2010-09-29;不怎麼樣,有點老頑固的感覺,把慈禧捧得很高。本書是《中國人的精神2》。和廣西師範大學陳高華譯本幾乎一樣,但為什麼陝師大的譯者為杜川,而還有一本書是陳高華和杜川等人閤譯?有貓膩吧。對辜鴻銘的書幾乎很難再有興趣瞭吧。
中國人的精神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