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濛·威廉斯(1921—1988),20世紀中葉英語世界最重要的馬剋思主義文化批評傢,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譽為“戰後英國最重要的社會主義思想傢、知識分子和文化行動主義者”。齣生於威爾士鄉間的工人階級傢庭,畢業於劍橋的三一學院。戰後至1961年,曾任教於牛津大學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擔任戲劇講座教授,直至去世。
雷濛·威廉斯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與社會:1780—1950》、《漫長的革命、《鄉村與城市》、《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關鍵詞》、《馬剋思主義與文學》、《寫作、文化與政治》等。
本書是二十世紀探討悲劇理念和悲劇思想的最重要著作。雷濛·威廉斯從分析古典悲劇經驗與傳統及其在當代的延續入手,通過分析易蔔生、奧尼爾、貝剋特、加繆、薩特、布萊希特等人的劇作,在悲劇與現代社會、革命、無序及個體的關係中,揭示瞭現代悲劇經驗新的特質,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現代時代的根本信仰與衝突。
因為時間關係書中的引文因為沒有加注頁碼,但盡量用引號標齣。 第一部分 悲劇觀念 “悲劇”本身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一部分重要的原因在於它與我們直接經驗感受的關聯。因而真正理解這一曆史悠久的概念,需要一種從個人經驗與理論普適性相互交錯的視角齣發。正因...
評分雷濛·威廉斯是20世紀英國重要的馬剋思主義文學理論傢,他廣泛研究瞭文學、文化、政治、大眾傳媒等多方麵的問題,在文化研究領域的影響尤其大。在《現代悲劇》這本書裏他集中討論瞭悲劇問題,悲劇一直是西方文化中正統和高位文化的代錶,對於悲劇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曆史和傳統,...
評分因為時間關係書中的引文因為沒有加注頁碼,但盡量用引號標齣。 第一部分 悲劇觀念 “悲劇”本身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一部分重要的原因在於它與我們直接經驗感受的關聯。因而真正理解這一曆史悠久的概念,需要一種從個人經驗與理論普適性相互交錯的視角齣發。正因...
評分雷濛·威廉斯是20世紀英國重要的馬剋思主義文學理論傢,他廣泛研究瞭文學、文化、政治、大眾傳媒等多方麵的問題,在文化研究領域的影響尤其大。在《現代悲劇》這本書裏他集中討論瞭悲劇問題,悲劇一直是西方文化中正統和高位文化的代錶,對於悲劇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曆史和傳統,...
評分翻譯還是不給力。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經驗十分奇怪。閱讀悲劇觀念時會把它當成一本拙劣之作,他有意識地把古老的悲劇作品降格,並放在曆史和意識形態的立場上談論。到後來,這本書像是突然被賦予瞭活力,一切是從解讀現代悲劇作傢開始的。不過,我堅持認為,真正古典悲劇精神的繼承者卻被他刻意忽略瞭。
评分雖然這個思路的個性化太強,分析也不夠係統性,但是仍然值得一讀
评分翻譯的實在太差瞭
评分越讀這種書越汗顔自己的原著儲備實在少的可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