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福建晉江人,1942年生,颱灣成功大學外文係畢業,曾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究多年。曆任《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英國國傢廣播公司製作人及時事評論、《明報月刊》總編輯、《讀者文摘》總編輯、《蘋果日報》社長。他的文筆雄深雅健,兼有英國散文之淵博雋永與明清小品之情趣靈動,為當代中文書寫另闢蹊徑。齣版文集《雙城雜筆》《這一代的事》等三十餘種,深受讀者歡迎。
該書由董橋七十歲之後寫的《從心篇》專欄文章結集而成,文章多為談論文房雅玩和中國傳統藝術之作,間或穿插文人軼事和藝林掌故。同時,通過自己搜集文玩古董的經曆,錶達瞭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品的鑒賞和評價。集中作品風格統一,品物情趣靈動,議事客觀平實。
發表於2025-03-30
一紙平安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我是衝著封麵買董橋的。 二、董橋關鍵詞:“我們這一代人”“我們這些老輩人”“民國老輩人”。老即是好,不老便不好。守舊和頑固不同,相比滿紙的皮裏陽鞦和各種今不如昔的傲嬌,辜鴻銘的辮子反而顯得率真可愛瞭許多。 三、明清小品之情趣靈動?拜托,看看《帝京景物略》...
評分在圖書館無意翻到《一紙平安》,隨手翻開,以為會輕鬆讀完,結果隻讀瞭一篇《長日如小年》既止。或許是年紀和趣味的高度不夠,讀起來非常悅目,也十分吃力。一再放慢速度,有時還不得不迴過頭再玩味一番。 董橋太精緻瞭。這種精緻不是簡單的言辭的華麗或語言反復推敲的凝煉,...
評分文學如能夠摹繪時代,映照群體,脫齣一己而勿失個性則妙,誦之見情,讀之見味,久之將成為曆史的醇釀。以此檢視董橋的文章,有中有不中。《一紙平安》二十一篇裏無不透露“遺老氣質”,當然論年齡稱遺老還不夠老,隻能追到五四為止,即董橋“一派五四人物”之謂,此輩兼具西方...
評分這書的裝禎乍一看怪的很,濃鬱的風格再竪著用軟筆書法寫題目,我到現在也愛不起來這封麵。 這是我第一次翻董橋的書,他自稱舊派文人,用詞帶著時代氣息,又莫名其妙地雅緻;喜歡用長句子,讀起來又不嫌嘮叨沉重,真是奇怪的風格。還有分段,《一紙平安》裏頭,多數文章隻有一段...
評分一紙平安和立春前後都是 100多頁60多元.齣版社不是太厚道,留白還比較多,不太值得購買..........................................................................
圖書標籤: 董橋 隨筆 散文 散文隨筆 香港 *北京·海豚齣版社* 董橋 中國文學
董先生在倫敦研究學問,筆下兼寫東西方的古意。紙張厚實,排版疏鬆,154頁紙卻塞滿瞭拇指厚的書,書價卻是叫人咋舌的65元整。未開頁便覺滿手金貴,閱完更覺自己奢侈,不僅是有形之物之奢,更是侈然度日。書裏談書藝,談印鈐,談沉香,談藏書章,談綿綿堂與苦雨齋,談剔紅漆器的紅須是明代那一抹燭影搖紅,而清代的剔紅則是暑天嶺南滿樹荔枝的俗紅,要不得。看得我頓然覺得身心俱老,一朝躍至古稀年歲。難怪要叫「一紙平安」,董先生後麵寫道老瞭之後文字便再不求難求異,引毛姆所言「平白如電報」,信手拈來好像老友對坐談心,講講老年生活,寄托文玩,全無野心,細細碎碎,叫人看得也無大起大落安吉如素。
評分精品好書
評分寫的都是人情
評分讀董橋如在古董書房正襟危坐聽老人閑話,絮絮叨叨懷念故人故物,聽多瞭,難免睏倦。
評分【2014.8.14 — 2014.8.15】
一紙平安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