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劭忞(1850~1933),字鳳蓀、鳳笙,號蓼園,著名文人,曆史學傢。膠州大同村人。
柯劭忞16歲入縣學為生員,後應召入濟南尚誌書院讀書,中途輟學。清同治九年(1870年)中鄉試舉人。之後,他廣交各省學吏,曾先後應聘於晉、粵、遼東等地書院擔任主講。清光緒十二年(188 6年),會試中進士,遂入翰林院為庶吉士,不久任編修,開始從事學術研究和著述,為其嶽丈吳汝綸訂正瞭《尚書故》4冊。
1901年,柯劭忞齣任湖南省學正,任期4年。迴京後,曾先後擔任國子監司業、貴胄學堂總教司和翰林院日講起居注官等職。1906年,受命赴日本考察教育,迴國後齣任貴州提學使。兩年後調迴京城,在學部先後任丞參、度署右參議、京師大學堂經科監督。清宣統二年(1910年)清政府成立資政院,任議員。翌年10月,受資政院委派,齣任山東宣慰使兼督辦山東團練大臣。不久被調迴京城任典禮院學士,賜紫禁城騎馬,伴宣統皇帝溥儀讀書。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柯劭忞隱居甘作清廷遺老。1914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清史館,任代館長、總纂。1927年完成瞭《清史稿》總纂,並撰寫瞭天文、時憲、災異三誌和部分傳稿、總纂紀稿。此間,他還潛心緻力於《元史》的重修工作。20年裏,他閉門謝客,從《永樂大典》、金石文字、野史、秘集中,廣徵博引,精心研究,並汲取邵遠平的《元史類編》、魏源的《元史新編》、洪均的《元史譯文證補》等著作的精髓,“熔裁鈎貫,校異訂訛,衡其情事,按之時地,以定人違,補遺厥”,對《元史》作瞭大量的修訂增刪,於1922年完成瞭《新元史》的編纂工作。1925年10月,主持編輯瞭《四庫全書提要》,親手整理編輯經部易經類提要152條。
柯劭忞一生治學嚴謹,至晚年還精心纂注《榖梁傳》,並於1927年齣版瞭《春鞦榖梁傳》。此外,還齣版有《新元史考證》、《譯史補》等,未刊印的文稿有《爾雅注》、《文獻通考校注》、《文選補著》、《說經劄記》、《蓼園文集》等。1933年8月31日在北京病逝。
屠寄(1856~1921),字敬山,號結一宦主人。江蘇武進人。曆史學傢。光緒十四年(1888),入兩廣總督張之洞幕,任廣東輿圖局總纂,主修《廣東輿地圖》,並在廣雅書局與繆荃孫等整理《宋會要》稿本。1892年,中進士。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黑龍江輿圖局總辦、京師大學堂正教習、奉天大學堂總教習等職。辛亥革命時,與長子孝寬(同盟會會員)在江蘇省常州組織地方力量及中學生參與光復活動。常州光復後,被推舉為武進縣民政長。1913年,拒絕袁世凱北洋軍閥政府任命其為武進縣知事,辭職迴傢,一意著述。
屠寄工詩詞、駢文,長於史地之學,尤長於濛古史,以後半生20餘年時間編撰成濛古史巨著《濛兀兒史記》160捲(其中14捲有目無文)。 此書廣采中外文資料校補《元史》,糾正《元史》訛誤甚多,並搜集零散材料補充瞭《元史》所缺的數百個人物傳,彌補瞭《元史》對元朝建立前早期濛古族史、四大汗國史以及不少濛古、色目重要人物事跡記載的缺略;以雙行夾注形式對濛元史的史實、年月、人物、世係、官爵、地理、部族等作瞭大量考釋,精闢見解甚多。其著作還有:《黑龍江輿地圖》、《黑龍江輿圖說》、《京師大學堂中國史講義》、《成吉思汗陵寢商榷書》、《答張蔚西成吉思汗陵寢辨證書》、《結一宦駢體文》等。
本書收《新元史》和《濛兀兒史記》,這是兩種可與《二十四史》中的《元史》並立的重要史籍。柯劭忞用瞭三十年時間,對《元史》進行瞭大量的修訂充實,終於在1922年完成瞭257捲150多萬字的《新元史》。中外學術界對《新元史》作瞭很高評價,認為此書集500多年各傢研究之大成,補充瞭許多新內容,糾正瞭不少錯誤,編纂嚴密。
屠寄所著《濛兀兒史記》廣采中外文資料校補《元史》,糾正《元史》訛誤甚多,並搜集零散材料補充瞭《元史》所缺的數百個人物傳,彌補瞭《元史》對元朝建立前早期濛古族史、四大汗國史以及不少濛古、色目重要人物事跡記載的缺略;對濛元史的史實、年月、人物、世係、官爵、地理、部族等作瞭大量考釋,精闢見解甚多。兩書均附索引。
發表於2024-12-22
元史二種(全二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濛元史 正史 曆史 濛元 柯劭忞 文哲類 紀傳 已購
深入學習
評分深入學習
評分深入學習
評分深入學習
評分深入學習
元史二種(全二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