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思想家、剧作家、诗人。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德国文学“狂飙突进运动”的先锋人物,德国民族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少年维特的烦恼》《亲合力》《浮士德》《普罗米修斯》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等。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创作它时年仅二十五岁。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少年维特的烦恼》于一七七五年问世,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我不想讨论文学上不同流派的演化,在我看来无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亦或其他,都有在文字中直面存在困境的时刻,一种深深的痛楚——存在之痛,在各种作品从各自方向的逼近中,或以喜剧的形式、或以悲剧的形式,或激烈、或平和地被刻画和描摹出来。今天,我选取了本无关联的两部...
评分我们中的很多人生来有颗敏感、纤细的心,易感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音律中的美妙音符,抑或是张爱玲笔下的缠绵悱恻。这样的人往往很细腻很美,若有天赋,容易成就大艺术家,例如意识流鼻祖普鲁斯特。然而同时,他们又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唏嘘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像歌德...
评分我们中的很多人生来有颗敏感、纤细的心,易感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音律中的美妙音符,抑或是张爱玲笔下的缠绵悱恻。这样的人往往很细腻很美,若有天赋,容易成就大艺术家,例如意识流鼻祖普鲁斯特。然而同时,他们又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唏嘘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像歌德...
评分《少年维特之烦恼》首次出版于1774年,一经出版就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大陆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年轻人争相模仿书中维特的打扮,一时间蓝色燕尾服配黄色马甲成了青年中极为流行的服饰,甚至还有人模仿维特的方式吞枪自杀,其风靡程度与二十世纪中后期塞林格《麦田里的...
评分我们每个人无论再坏,都一定有过一个绿蒂,都曾经是一个烦恼的维特。然而我们没有维特的那份勇气,我们不敢向毫无意义的生命说再见,我们高喊着“要坚强的活下去”而苟且偷生。自杀还是苟且哪个更勇敢?我不知道。 一次次的失意,一回回的绝望,终于让我们身上的维特死掉。不...
灵魂对话 喜欢 适合 深爱 结合 相守一生的故事往往不是那么多 维特身上有那个时代的美和局限 太过理想化 可惜了 我喜欢上篇的阿尔贝特 哈哈
评分本想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被附赠了一部更长的《亲和力》一样的悲剧结局 不论是诗人般浪漫的爱情还是不成熟的爱情都有点让人害怕 也许是东方人不懂西式的爱又或者是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不够充分了解 对待两部作品的主角维特和爱德华都有极不成熟的感觉 尤其是爱德华更欠缺责任感 往往选择逃避解决问题 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也算是给男性的一点警醒吧
评分维特五星,但亲和力真的无力欣赏,真的看不出是歌德写的。
评分本想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被附赠了一部更长的《亲和力》一样的悲剧结局 不论是诗人般浪漫的爱情还是不成熟的爱情都有点让人害怕 也许是东方人不懂西式的爱又或者是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不够充分了解 对待两部作品的主角维特和爱德华都有极不成熟的感觉 尤其是爱德华更欠缺责任感 往往选择逃避解决问题 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也算是给男性的一点警醒吧
评分歌德画外音式的描述太让人出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