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主攻广播电视媒介学,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专题片及《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等栏目撰稿人。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出版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于丹
出品人:
页数:151
译者:
出版时间:2007-2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1922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于丹 
  • 庄子 
  • 百家讲坛 
  • 国学 
  • 文化 
  • 于丹庄子心得 
  • 人文 
  • 中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本书以作者在《百家讲坛》的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不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天地精神沟通,再没有什么能够束缚思想,所谓随心所欲了。 在于丹的《<庄子>心得》中,感触较深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方外圆,一是“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庄子托孔子说,“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外化而内不化,要...  

评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c005c01000auj.html 这东西俺就是随便写写,可是没想到上了新浪文化博客首页,到了和讯又上了和讯博客首页。俺想了想,不是因为俺写得好,而是因为这个是有些热门的话题,所以再烂也能引来点击量。 这边都是高人,给斧正一下? 另外俺好像发...  

评分

1.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是由温饱到小康的这一批人。他们的生活不至于过分窘迫,同时也不至于被财富束缚,为财富担忧。 2.人心为什么有自由?因为人可以不在乎。人的一生只能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拘束住。 3.“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4.有用和无用...

评分

评分

我花一小时的时间翻完了书架角落的于丹庄子心得。本想把它当作一本普通的心灵鸡汤作罢。却发现此处竟有众多人容不下这薄薄一本。暂不说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清高心态,在如今多元文化的时代,如此见解,着实只有迂腐两字可以形容。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研习《庄子》,...  

用户评价

评分

乘物以游心。喜欢这句话

评分

思维太浅。于丹的风靡只能说明中国全民平均文化和思想素质的水平。

评分

于丹讲庄子..只能说“勇气可嘉”

评分

说故事,自以为在讲道理...

评分

乘物以游心。喜欢这句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