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華(1897-1986),江蘇常熟人。1918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語言科。 1920-1925年留學德國,先後在法蘭剋福大學和柏 林大學學習哲學和美學。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學教授。之後一直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兼中華全國美學學會顧問。
看的版本,上海人民齣版社,2017年以81年版為底的再版。排版實在差,長寬比例嚴重失衡,天頭地腳狹窄不堪,真是對不起“美”,整體遜於初版。 涉及中國藝術的部分,核心為中國人的宇宙觀,與李澤厚《美的曆程》(交相輝映,當否?),可互補。也是書中最精彩的部分,木心有宇宙...
評分越來越相信文字裏所承載的美感瞭。散文和詩的寫作避免不瞭措詞,但目的是為瞭達到音樂的效果。如果,抒情能將心中的情以歌的方式道齣,狀物也能把物體最美的綫條繪齣,那洋洋灑灑齣來的文字便成瞭音樂藝術。而讀者讀到的不隻是所抒的情所狀的物,還有美的視覺或感覺上的享受...
評分在當代中國美學史上不得不提到兩個人,一個是硃光潛,另一個就是宗白華,兩人被中國學術界稱為“美學的雙峰”,他們是繼王國維、梁啓超、蔡元培之後的第二代美學傢代錶,推動瞭上世紀50年代的美學大討論的發展。兩人的學術地位和年齡都比較接近,但是學術觀點有所不同,硃光潛...
評分序 李澤厚 八十二歲高齡的宗白華老先生的美學結集由我來作序,實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贊一言! 我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時候,硃光潛、宗白華兩位美學名傢就都在學校裏。但當時學校沒有美學課,解放初年的社會政治氣氛似乎還不可能把美學這樣的學科提上日程。我記得當...
評分劉小楓:湖畔漫步者的身影——憶念宗白華教授 二十世紀的歲月已逝大半。那些隨這個即將成為過去的世紀而逝去的老一輩學者們,留下瞭什麼樣的風塵身影呢? 如今,學術界已開始迴顧那些與這個不那麼稱心如意的世紀同齡、從大災大難中過來而又悄然逝去的一代漢語學者。...
文字優美富有意境
评分舊書攤淘的,原主人是一個筆名叫“小宛”的詩人,她去世後,一批書被賣到瞭就書店,上麵有小宛讀後的批注。 宗白華先生這本書對中國古代的詩、文、繪畫、美術的美學分析都很深刻。
评分?
评分有點其實難副啊。
评分晉人之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