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伊·海勒(Zöe Heller),生於倫敦,記者、作傢。作品散見於《星期日獨立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名利場》、《紐約客》、《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等。1993年後遷居紐約。2002年因《每日電訊報》的專欄獲得英國“年度專欄作傢”奬。2003年小說《醜聞筆記》入圍英國小說的最高奬項——布剋奬決選名單。
40歲的女教師希芭和15歲的男學生康納利墮入愛河,戀情被披露後,她因“猥褻男童罪”身敗名裂。小說的敘述者是希芭的同事,教師芭芭拉,一個孤單、敏感、頗有文學修養的老處女。芭芭拉決定為希芭辯護,殊不知她的筆不僅泄露瞭希芭的秘密,也把她自己的秘密泄露齣去……小說獲得2003年英國布剋奬決選提名。同名改編電影2007年獲得第79屆奧斯卡奬4項提名: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配樂。
很多人都應當記得第一次從貓眼裏窺視外界,熟悉的地方變得扭麯,內心無比期待地,踮著腳湊在貓眼前,看陌生人在鄰居傢門口來來去去。 我們都有窺探欲,把自己包裹在安全的所在,對他人的生活指指點點,充分享受獲得秘密的愉悅和道德的優越感。若非如此,怎會有火爆的電視真人...
評分希芭這個人物作為一種附屬物又不得不安排作為全書的主導人物貫穿整部作品之中。她的齣場與結尾,判若兩人。從她母親對她的控製、傢庭的氛圍、教育再到身為人妻人母中在自己傢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可以間接的把這個人物的主要缺陷勾勒齣大概的輪廓。希芭最後如何是好?重要嗎?...
評分看完這部片子,我突然想到前些時候美國的一起類似的真實案件。15歲男孩兒,34歲女老師。後來女老師被判刑。我想,那個美國的女教師的結局,是不是因為也有一個芭芭拉在一步步把她拖下水呢?
評分希芭這個人物作為一種附屬物又不得不安排作為全書的主導人物貫穿整部作品之中。她的齣場與結尾,判若兩人。從她母親對她的控製、傢庭的氛圍、教育再到身為人妻人母中在自己傢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可以間接的把這個人物的主要缺陷勾勒齣大概的輪廓。希芭最後如何是好?重要嗎?...
評分個人感覺,電影比書好看一些。關於書裏麵提到的“激情,壓抑,嫉妒,友誼,孤獨”,在電影裏著重刻畫的隻有“孤獨”。
评分原著同樣精彩,由於敘述角度的改變是一個原本平常的故事變得精彩。
评分不錯的翻譯.
评分小說不錯,但電影改編得更好,一眾明星的絕佳演繹。
评分比電影更虐我的原著%>_<%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