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女教師希芭和15歲的男學生康納利墮入愛河,戀情被披露後,她因“猥褻男童罪”身敗名裂。小說的敘述者是希芭的同事,教師芭芭拉,一個孤單、敏感、頗有文學修養的老處女。芭芭拉決定為希芭辯護,殊不知她的筆不僅泄露瞭希芭的秘密,也把她自己的秘密泄露齣去……小說獲得2003年英國布剋奬決選提名。同名改編電影2007年獲得第79屆奧斯卡奬4項提名: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配樂。
卓伊·海勒(Zöe Heller),生於倫敦,記者、作傢。作品散見於《星期日獨立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名利場》、《紐約客》、《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等。1993年後遷居紐約。2002年因《每日電訊報》的專欄獲得英國“年度專欄作傢”奬。2003年小說《醜聞筆記》入圍英國小說的最高奬項——布剋奬決選名單。
最終揭發希芭的人是那個暗戀她卻不得善果的老教師嗎? 還是那個老處女芭芭拉的潛意識在作祟? 是康納利的鄰居? 還是流言蜚語? 覺得一切如同一齣清醒的鬧劇,隻有置身事外的人看得明白。 希芭和康納利的感情算是愛嗎,一個不過是有些厭倦沉悶婚姻的單純少婦,一個是青春期荷...
評分“我哭,因為我竟然急切想要跟一收集棒球夾剋的可笑男人交往,結果連他都拒絕我;我哭,因為我是那種會被美容院理發小姐竊笑的女人;最後,我哭,因為自己哭泣兒感到羞慚,為自己的愚不可及,為自己是一個老小姐,必須在星期六晚上一個人在房間裏哀哀自憐。”
评分個人感覺,電影比書好看一些。關於書裏麵提到的“激情,壓抑,嫉妒,友誼,孤獨”,在電影裏著重刻畫的隻有“孤獨”。
评分大概自己對那些沒人要的老處女一嚮是不屑又恐懼的 所以不喜歡這本書 也絲毫不覺得這本書會跟那布剋奬扯上什麼關係 話說迴來 布剋奬本身就很扯 像上次那個水泥花園簡直就是在謀財害命 無聊死瞭 一切的都是噱頭而已 我想電影一定會比書好看 我們不能排除是因為某個愚蠢又不自量力的譯者毀掉瞭這本書嘛!!
评分#這書寫的不是戀情,是階層;不是師生,是女同……
评分“我哭,因為我竟然急切想要跟一收集棒球夾剋的可笑男人交往,結果連他都拒絕我;我哭,因為我是那種會被美容院理發小姐竊笑的女人;最後,我哭,因為自己哭泣兒感到羞慚,為自己的愚不可及,為自己是一個老小姐,必須在星期六晚上一個人在房間裏哀哀自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