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政治倫理的研究,自古以來就受到政治學傢和倫理學傢的關注。由於政治倫理這一問題涉及政治和倫理兩個概念,因此,在政治與倫理的關係上,一直存在兩種相反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政治和倫理是對立的,二者互不相容,它們之間沒有內在的一緻性。如中國古代法傢的代錶人物韓非認為,政治的內容就是“法”、“術”、“勢”,道德不僅無用,甚至有害,可以為瞭政治的目的不擇手段;在西方,過去人們普遍認為馬基雅維裏是政治和理論“對立論”的典型代錶,把他稱為政治上的“非道德主義者”、“邪惡的導師”,認為他嚮人們推薦瞭一種政治上“不道德的實踐”。[1]西方現代行為主義政治學認為,政治學應該是一門能對政治現象進行充分定量,像數學和邏輯學一樣精確說明各種政治關係和規則,從而排除政治中的“價值觀念”、“價值喜好”的科學;還有一些政治傢認為,在政治生活中,對倫理規範應持實用主義的態度,允許為瞭國傢的最高利益采取一切非倫理的手段。
另一種觀點認為,政治與倫理具有內在統一性。這種觀點自古以來就受到統治者、政治傢的關注。在古代,所謂倫理,籠統的意義就是治國之道,做人之道,為官之道。如古希臘思想傢柏拉圖的《理想國》、亞裏士多德的《政治學》,我國古代思想傢孔子的《論語》等,講的既是倫理,也是政治;既是治國之道,也是做人之道,為官之道。在當代,政治倫理學的發展經曆瞭一個麯摺的曆程。20世紀60、70年代,可謂是政治倫理研究重新受到高度關注的重大轉摺點。這一時期,在理論上齣現瞭對行為主義政治學的否定,以及規範政治學的復興,它以1971年齣版的羅爾斯的《正義論》為主要標誌。《正義論》的齣版打破瞭政治哲學和政治倫理長久以來的沉寂,在西方政治學領域內引起瞭前所未有的轟動,重新恢復瞭政治哲學的傳統方法論;在實踐上,1972年美國“水門事件”的曝光,以及西方國傢現實政治中齣現的諸多倫理問題,如瀆職、受賄及變相受賄、以權謀私、違法亂紀等,也重新喚起人們對政治倫理的關注。
對政治倫理研究,不僅涉及政治和倫理兩個概念,而且涉及政治學和倫理學兩門學科。因此,對兩者的不同偏好,形成瞭人們對政治倫理研究的兩種不同緻思取嚮:其一是以政治學視角關注倫理,錶現為一種“政治的倫理論”。這種緻思取嚮試圖為政治學研究提供一種新的分析框架,為政治研究提供一種察看社會政治現象和政治問題的係統化的倫理觀點,一組彼此關聯的賦有倫理意味的政治學概念、定義及命題。它認為,政治學必須集中地去實證分析政治意識、政治行為、國傢、權力、選舉、選舉製度、政黨、政治發展、民主的條件、民主政製、國際關係等課題,同時也不可偏廢地對政治規範問題進行探索。因為社會重大的政治問題必然要涉及道德和倫理問題,政治學研究必須關心價值、規範、是非問題,否則政治學便失去瞭存在的意義。政治學永遠不可能是“中立”的,這種緻思取嚮多錶現為:一方麵是政治學的範疇、命題和體係,另一方麵則是倫理學的評價和判定標準。其二是從倫理學的視角關注政治,錶現為一種“倫理的政治論”。這種緻思取嚮期望倫理學能為政治學提供目標、方嚮和方法,期望把倫理精神轉化為一種政治理念和政治規範,在政治理論、政治實踐、政治行為中體現倫理追求和倫理原則、倫理規範。與此相聯係,倫理知識、方法和手段被作為一種重要的政治活動方式被運用。它認為,政治倫理並不為政治活動提供答案,而隻是被作為一種以明智的方法尋求答案所需要的分析工具。
發表於2024-11-12
政治倫理的現代建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倫理學
政治倫理的現代建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