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福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判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逝世。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一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
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景敞视主义的权力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权力对肉体的规训形成了一套微观的知识运作模式,监控社会成为一种可能。 (一)权力的微观化 肉体与权力是贯穿《规训与惩罚》始终的一对基本范畴。在权力对肉体的规训历史中,肉体的意义在...
评分我说为“主要”的部分并不是说该书的绝大部分,所以是指核心部分。那本书虽然是福科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可是其中观点却极大的收到其他人的影响,比如马克思、伊波利特和康吉兰,而这些人给与福科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该书内容的“绝大部分”,同时构成了该书的主体—...
评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 ——《疯颠与文明》及《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初读福柯,思想的震撼如狂风呼啸扫荡平原,摧枯拉朽,日月无光。 一些道...
评分该书的副题是监狱的诞生,但是,本书的视野却不局限于监狱,而是以回溯的姿态考察了刑罚的系谱,我们顺着作者“考古”的足迹一路走来,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古典时期人道主义改革者的梦想;体现现代规训权力技术的监狱和规范化监督。这一幕幕图景折射...
评分觉得福柯所有的论证就是为了说明全景敞视主义世界的到来,而世界确实如此。两个地方可以证明 一是监控摄像头;而是社交网络。 我们不自愿的处在全景敞视社会中——因为有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它的大量存在以致使其迷失了原始的目的——是控制犯罪还是监视每一个人,让隐私无...
发现北成老师的合译者居然是尊夫人啊!真羡慕这样的一家人~自从开始读福柯之后越来越容易做噩梦了,他所谈到的一些问题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评分断断续续看了两年 在医院里最终看完了 很感动
评分福柯谱系学转向的界标,承尼采衣钵消遁本源而盘诘来历。接触到福柯后再读当代哲学、文艺理论、文化研究等领域的论著,问题语境大概会明晰许多。
评分人类有标准的生活模式,这个模式的底线在升高。人在实现梦想,在创造新的梦想,永无止境。所以,问题是如何让底线升的更高,如何创造更多的梦想,以及如何让整个过程实现的更快。酷刑与肉体的训顺都有其时代功用,是一种技术,目的就是如何使人成为特定准则下有用的人(肉体被分解成力,规训技术旨在让这些力被高效使用。规训技术也要实行的卓有成效)。到今天,对人的要求就是:尽可能用多的时间去工作,并尽可能用剩余的时间去消费,整个人要燃烧起来。人从需要恐怖景象的威胁才能控制的自由肉体变成装满符号的温顺肉体,是什么让人貌似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自由?人有意识,在行动,究竟是什么在规训人?为什么人变成了剥削自己的同谋者?(如果有标准,必然要追求效率,效率需要管制(甚至逼迫),管制的内容就是自由散漫的能量。标准何以出现?)
评分写读书报告真的很痛苦。我非常讨厌以极不舒服的姿势,一只胳膊压住书,眼睛不停地在屏幕与书之间闪回,只为摘抄一句为了给老师证明我不是yy的的句子……整个状态非常不轻松,也完全没有思维的激荡……看完一本书留下几个关键的印象就可以了我觉得。这就是我非常厌倦文科学术的地方,尤其是理论研究更是这样……当然现在我写完了。福柯可能挺符合小布尔乔亚品味的,但就是不讨我这个土包子喜欢(但尊敬)。这本书的洞见主要在于有关权力的新论述,其余皆没有超过古典理论家的水平。真理是朴素的,并非迷幻炫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