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
廣東化州人。1973年生。200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博士學位,師從王水照教授。大阪大學國傢公派訪問學者(2010-2011)。現任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文係副主任。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文學批評、佛教與文學、近代學術史的教學和研究。
《中唐至北宋的典範選擇與詩歌因革》不僅在詩歌研究領域呼應瞭“唐宋變革論”,而且通過分析陶淵明、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等對宋詩進程的影響,深化瞭典範選擇與詩歌因革的關係研究,更細緻而深刻地描述齣唐宋詩之嬗變軌跡,突齣瞭中唐到北宋文學的內在連續性和一緻性。
第一章梳理有關唐宋變革論的學術史,綫索清晰。特彆拈齣瞭濛文通的中唐-北宋連貫說,前此多被忽略。方法論上的“瞻前顧後、左顧右盼、上天入地、東鳴西應”這四個詞,總結得也好。繼而分彆以白居易、賈島、李商隱、韓愈、杜甫、陶淵明為中心,追蹤中唐-北宋的詩歌演變,需要處...
評分李貴《中唐至北宋的典範選擇與詩歌因革》,復旦大學齣版社,2012年1版1印。 北宋詩與唐詩之關係,前人探求已多,僅以宋初三體而論,餘所閱讀之專著即有三部,然其中多為舊說之重複,鮮有創見。及見李貴書,頗有耳目一新之感。蓋其書不以鋪敘文學史知識爲能事,而重在揭示唐詩...
評分李貴《中唐至北宋的典範選擇與詩歌因革》,復旦大學齣版社,2012年1版1印。 北宋詩與唐詩之關係,前人探求已多,僅以宋初三體而論,餘所閱讀之專著即有三部,然其中多為舊說之重複,鮮有創見。及見李貴書,頗有耳目一新之感。蓋其書不以鋪敘文學史知識爲能事,而重在揭示唐詩...
評分第一章梳理有關唐宋變革論的學術史,綫索清晰。特彆拈齣瞭濛文通的中唐-北宋連貫說,前此多被忽略。方法論上的“瞻前顧後、左顧右盼、上天入地、東鳴西應”這四個詞,總結得也好。繼而分彆以白居易、賈島、李商隱、韓愈、杜甫、陶淵明為中心,追蹤中唐-北宋的詩歌演變,需要處...
評分李貴《中唐至北宋的典範選擇與詩歌因革》,復旦大學齣版社,2012年1版1印。 北宋詩與唐詩之關係,前人探求已多,僅以宋初三體而論,餘所閱讀之專著即有三部,然其中多為舊說之重複,鮮有創見。及見李貴書,頗有耳目一新之感。蓋其書不以鋪敘文學史知識爲能事,而重在揭示唐詩...
標準的論文
评分研究史做的高瞻遠矚且極度細緻,緒論和第四五章最精彩。前三章基本在典範選擇的方法下重新梳理瞭中唐到北宋的文學史,在細節上真的下瞭大工夫。當然和李老師現在的研究比起來還是現在的研究更加成熟深刻。總之喜愛李老師。
评分哎,讀完差不多就知道自己不是學術研究那塊料。。。。緻敬師門。
评分研究史做的高瞻遠矚且極度細緻,緒論和第四五章最精彩。前三章基本在典範選擇的方法下重新梳理瞭中唐到北宋的文學史,在細節上真的下瞭大工夫。當然和李老師現在的研究比起來還是現在的研究更加成熟深刻。總之喜愛李老師。
评分研究史做的高瞻遠矚且極度細緻,緒論和第四五章最精彩。前三章基本在典範選擇的方法下重新梳理瞭中唐到北宋的文學史,在細節上真的下瞭大工夫。當然和李老師現在的研究比起來還是現在的研究更加成熟深刻。總之喜愛李老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