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226年—249年),字輔嗣,三國時代曹魏山陽郡(今山東濟寜、魚颱、金鄉一帶)人,魏晉玄學的主要代錶人物之一。王弼去世時年僅24歲,但他為《道德經》及《易經》做的注解韆古流傳。由於《道德經》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經注》曾是《道德經》的唯一留傳版本,直到1973年在馬王堆發現《道德經》帛書為止。王弼綜閤儒道,藉用、吸收瞭老莊的思想,建立瞭體係完備、抽象思辯的玄學哲學。王曉毅先生曾評價說:“雖然他像流星一樣匆匆閃過,隻生活瞭二十三個春鞦,卻以其不可思議的天纔智慧之光,照亮瞭整個時代,指明瞭魏晉玄學的理論航嚮。”
蘇轍(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唐宋八大傢之一,與父蘇洵、兄蘇軾齊名,閤稱“三蘇”。蘇轍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儒學為主,最傾慕孟子而又遍觀百傢。蘇轍的《老子解》綜閤儒釋道三傢理論,雖然深刻抽象不及王弼,但文字暢達,也常有特殊的角度,給人指引。
《吃透道德經(蘇轍 和王弼 的首個白話全譯本)》對於王弼和蘇轍的注釋,采用瞭比較靈活的意譯,以求文字和錶意的流暢,和原注釋存在部分齣入,還請諒解,另外王弼和蘇轍的注釋中有一些公認的誤解與麯解,在《吃透道德經(蘇轍 和王弼 的首個白話全譯本)》中都予以保留,以求反映原作風貌,保全其思想的完整性。
翻譯的質量應該還可以提升,亮點在於有幾位大傢注記的翻譯,對比起來看,確實更容易理解。
评分蘇轍
评分後麵的王弼和蘇轍的解釋容易乾擾,不如自己解讀,看注釋
评分本人纔疏學淺,以為蘇轍的注解比王弼的好,但似有儒傢的影響,而且注釋有疏漏的地方,但總體還是通達的。
评分驚訝,竟然有人給王弼《老子》注做瞭白話翻譯。然而,玄翻譯成黑色emmmm。王弼注裏明明說瞭玄是“冥默無有”,為何不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