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和(1909-2002),原籍安徽合肥,随父移居苏州,是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语言学家周有光的夫人。允和出身名门,长于苏州园林,是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精于丹青,擅长摄影,写曲填词,亦能工诗。1956年与俞平伯创立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在八十六岁高龄,重新编印张家久已停刊的《水》,凝聚亲情,互通声气。晚年出版《最后的闺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等多部作品。
张家原籍安徽合肥,可算当地名门望族。张允和祖父张树声为晚清重臣、淮军名将。父亲张冀牖与蔡元培等人交往颇深。张允和有姐弟十人,从小便生活在安逸富足的环境中。但是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并没有成为遭人厌恶的纨绔子弟,而是各有所成。
《最后的闺秀》记录的是尘封的历史所无法遮掩的暖暖的爱意——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姐妹情深,恩师回往,昆曲之爱……其中无论是正史传记还是稚子童言,莫不生动有趣。回忆中这些充满暖意和怀旧感的棕色老照片,通过地那纤细的手,将温婉而又充满快乐的感觉传递给我们。就在这车海人流中,在这由高楼和商品构成的喧嚣的大城市里,在普通的居民楼里,她的生活意境却远远高于、雅于庭院深深,深几许。
记得好像是季羡林先生说过,年老人出书,容易招人烦,因为絮絮叨叨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琐事。张先生的书有时如此。有时给人的感觉竟然是相反,《温柔的防浪石隄》竟像情窦初开的少女所写。可见张先生的婚姻是多么幸福,被保护得那么好,一辈子没改变最初的性格。老人写书可...
评分读一本书,看一个人,懂一个时代。虽然是流水账的记录,但这才是真实的岁月。这就是人物自传的魅力。 我爱看这样的传记,金岳霖如此,吴清源如此,张允和亦是如此。 一个电视台主播,从书里看到了两位老者岁月静好的爱情;我从里面看到了沧桑岁月的美好,看到了那个真实的年...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是介绍林徽因们的人物集,却不想完全错误。这最后的闺秀并不是写闺秀们,而是闺秀写的——作者张允和自己是个真真的名门闺秀,当然,写的也还是闺秀,作者写的是自己,自己的家人,可不还是大家闺秀么,且还是一家闺秀。 自己之前并不知道张允和,对作者和她的家...
评分 评分假如能有張允和這樣的心態,也許張愛玲依舊是張愛玲;林徽因依舊是林徽因。然而她們一定會更開心一點,在這世界上與她們的讀者相處得更長久一點。。。。。。
评分书名起的大气,一眼望去就想翻翻此书。可我真不该窥视闺秀的生活,真是自虐啊我〜踏实过自己的小农生活就完了,不要细想不要琢磨。咳咳,闺秀的生活其实就是在衣食无忧的状态下过着平淡却有趣的生活,可安静惬意又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东西。
评分书名起得好而已
评分20150925读过,就是人物回忆录吧,没有特别的感觉。
评分流水账,文笔不好,无立意,她一直在歌颂很多美好,因为她真的过的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