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重,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等,并兼任哈佛大学、密执安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伦敦经济学院、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等国外著名学府的客座教授,以及国际经济史学会执委会委员以及日本东洋文库荣誉研究员。著有《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620-1850等专著。
本书从理论、方法、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国际学界热烈讨论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涉及:对“资本主义萌芽”、“早期工业化”、“过密型增长”理论的分析;对以往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和对海外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的评述;以及对该领域新趋势、新视角的分析和探讨。
正像书名所涵盖的内容一样,读罢此书基本弄清了经济学和经济史学方面的一些概念,并加深了对一系列相关观点的认识。作为一本探讨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对总体把握与理解经济学和经济史学确实大有裨益。
评分李伯重先生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真是独到,“选精法”和“集粹法”简直是精湛性的史论,抽了不少像漆侠、闵宗殿这种自以为是的家伙们的脸,虽然李伯重先生偏向于加州学派(虽然他认为他不是,但史学观已经接近了),但李伯重先生也要求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不要再抱有资本主义萌芽情结,李先生可谓聪明人。
评分李伯重先生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真是独到,“选精法”和“集粹法”简直是精湛性的史论,抽了不少像漆侠、闵宗殿这种自以为是的家伙们的脸,虽然李伯重先生偏向于加州学派(虽然他认为他不是,但史学观已经接近了),但李伯重先生也要求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不要再抱有资本主义萌芽情结,李先生可谓聪明人。
评分对于黄宗智先生书有补充
评分《历史上的经济革命和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一文值得每一位经济史研究者反复品读。文中李伯重老师结合西方学界对于历史上的“经济革命”问题的相关研究,对“经济革命”的定义、类型、主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从而指出宋代江南的经济发展并不符合“经济革命”的要求。与明代后期相比,宋代江南在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等方面实际上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其增长模式尚处于“广泛性增长”阶段,明代后期“斯密型成长”才成为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宋代经济革命”说实质上是难以成立的。而此前对于宋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错误认识其根源在于盲目套用西方理论而未加以辨析。全文的后半部分中,李老师又强调了经济史研究应当立足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并主动吸收其他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经济史研究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