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龙,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宋代军事史,生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宋朝史论》、《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等,及学术论文多篇。
本书是《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一书的姊妹篇,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把宋夏战争作为整合军事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古代案例,详细考察了北宋中后期对西夏战争的进程,从对外扩张的内在驱动力、对外战争中战役法与大战略的互动、拓边战争的政治意蕴几个角度系统讨论了北宋中后期在西北的拓边活动,从而得出了迥异于传统史学叙述的结论,饶富新意和启示性意义。
与其姊妹篇≪经略幽燕≫比较,作者在史料的运用和辨识上似乎更为驾轻就熟,动辄搬出理论术语的情况大为减少,更多的是深入的分析和出色的考证,虽然缺少地图,作者的学术功底和才华仍得以尽情地展现。
评分 评分与其姊妹篇≪经略幽燕≫比较,作者在史料的运用和辨识上似乎更为驾轻就熟,动辄搬出理论术语的情况大为减少,更多的是深入的分析和出色的考证,虽然缺少地图,作者的学术功底和才华仍得以尽情地展现。
评分用国际关系视角分析宋夏战争居然还能在大陆出版,期待下次用(后)殖民理论分析清征服天山南北的著作出现
评分利用军事理论研究中国宋史,确实有新意。当然,对于那段历史,有太多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地方也特别吸引人,所以,这本书的研究方向值得有思考的
评分作者的方法论不错,有军事史的眼光。读了此书,对北宋军事的理解,有了不同的认识。一般人的印象中,宋代军事非常失败,是积弱积贫。实际上,从宋夏战争情况来看,宋人将领非常优秀,战略决策也相当成熟,因此能够取得平夏城大捷等战役的成功。实际上,如果不是辽国的干预,北宋是可以灭掉西夏的。北宋的军事,绝不是我们一般印象中那种白痴形象。
评分此书实乃未定稿,作者逝后由师友整理而成,故不如《经略幽燕》前后成体系。英年早逝,可惜。
评分此书实乃未定稿,作者逝后由师友整理而成,故不如《经略幽燕》前后成体系。英年早逝,可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