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斯·德·穆爾,荷蘭鹿特丹艾拉斯穆斯大學哲學係人類與文化哲學教授,哲學博士。1995—2000年任該係主任和學術委員會主席。現任信息哲學與傳播技術(PICT)研究院科學導師,常任荷蘭政府智囊團專傢和顧問。
本書揭示瞭數碼信息時代的電子傳媒與賽博空間為人類曆史的發展提供的新的可能性。本書第一部分“通嚮未來的高速公路”,涉及無綫想象、政治技術和極權主義在賽博空間的消解等題旨;第二部分“賽博空間的想象” ,討論空間文學探索簡史、電影和文化的數碼化;第三部分”可能的世界” ,關涉世界觀的信息化、數碼復製時代的世界、數碼此在等層麵;第四、五部分探討主頁時代的身份、虛擬人類學、虛擬多神論、賽博空間的進化、超人文主義等問題。全書觀念新穎、信息豐富,具有顯而易見的思想前沿性。
本書誕生於一次神遊,它記錄瞭一個幾乎延續十年的穿越賽博空間的旅程。起程之際與20世紀90年代初萬維網和虛擬現實的齣現時間大緻巧閤,那時,圖像瀏覽器已經把單維的、文本中心的互聯網變成瞭一種雙維的多媒體工具,虛擬現實已經成為可能,使用者可以通過電腦屏幕進入三維世界。數年之中,曾經是科幻小說的非非之想,已經變成韆百萬使用者日常生活中的現實。許多人都見證瞭這些變化,雖然其中某些事物的影響尚未完全呈現齣來,但也無可置疑地提示著,這個世界和我們自己都因此而正在發生基本的改變。
發表於2025-03-31
賽博空間的奧德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賽博空間 哲學 社會學 人類學 互聯網 傳播學 新媒介 cyber
從大航海時代的地理空間,到太空時代宏觀上的宇宙空間和和微觀下的原子空間,最終人類的認知限度轉嚮瞭賽博空間裏的虛擬現實。這是另一種通嚮未來航程的語言,又是對未竟之往昔的考古。思想、欲望、情感,科學、哲學、人類學,文化、藝術、技術,政治、社會、宗教……如萬花鏡一般投射齣我們時代超媒體、影像、遊戲等虛擬數字藝術的互動性和虛擬性。還有與空間隱喻相對的時間流變,我們體驗著此刻,同時,“無數的此刻又從未來連貫而來,被體驗為現在”。 人類還將繼續進行他們的奧德賽……
評分棄之。不算學術著作。
評分作者聚焦賽博空間的三個主題:文學藝術、技術(作為産品和知識的技術)和政治(行政體製、權力關係、美好生活嚮往)。
評分一部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思想史,在數碼信息時代被重新定義的政治、文化、存在、宗教、文學、電影、人類學等等等等,原作者的認知和閱讀極其廣博,難為搞東方文學齣身的譯者瞭 所以雖然翻譯小錯不少還是給瞭五星。就內容而言,每個章節都涉及到瞭世界思想和科技的流變:柏拉圖、笛卡爾、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尼采、本雅明、海德格爾;布魯諾、牛頓、達爾文等等的思想都有相當的體現。美中不足因為是論文集略有些結構鬆散。就我本人所學專業的內容而言其論據也是極其具有時代性的——穆爾相當的推崇吉布森的矩陣三部麯,有時間來寫書評。
評分………………終於啃完瞭。老實說作為一個沒有哲學基礎的圈外人士,讀這本讀到後半涉及到很多哲學概念的部分時候實在是很艱澀。但是在這裏基本看到瞭SAC的原型概念。作為攻殼廚還是有必要一讀的。 …………………………但真的是…………涉及到此在之類的什麼玩意時好難讀!!
賽博空間的奧德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