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1899-1967),原名潘光亶,字仲昂,笔名光旦。江苏宝山县人(今属上海市)。著名的社会学家。1913-1922在清华学校学习。1922年赴美国留学,先在纽约普夏州哈诺浮达茂大学主修生物学,1924年获学士学位。1925-192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历任上海吴淞政治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东吴大学、复旦大学教授。1934-1937年任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曾兼副教务长。1938-1946年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系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教务长。1941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为其机关刊物《民主周刊》的创办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历史系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
潘光旦教授毕生从事优生学的教学和研究,专长于生物进化与遗传、社会思想史、家族制度史、人才学、性心理学、民族学的教学与研究,对家谱学、优生学等有特出的贡献,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主要著作收入《潘光旦文集》。
发表于2025-01-27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材料所占篇幅最大,所花力气最多,为了了解作者为何如此,可以从作者所得之结论倒推,做一个复盘: •写作动机——“打通谱学与人才之学”。研究人才之间的关系、家族与人才的关系。 •论点: “嘉兴之所以为人才渊薮与此等氏族之所以为清门硕望,其间究竟有多少联系,...
评分潘光旦先生的《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是家族研究领域中的经典之作,该书试图打通谱学和人才之学,探究人才的形成机制。我对嘉兴地区的望族历史并不感兴趣,所以对于书中细细整理的图表也没有认真考察。对于一般的研究者而言,此书的价值并不在于介绍嘉兴一代的人才渊薮以及...
评分潘光旦先生的《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是家族研究领域中的经典之作,该书试图打通谱学和人才之学,探究人才的形成机制。我对嘉兴地区的望族历史并不感兴趣,所以对于书中细细整理的图表也没有认真考察。对于一般的研究者而言,此书的价值并不在于介绍嘉兴一代的人才渊薮以及...
评分好:1 总结了我们需要研究氏族的几个角度 2 材料较为丰富(存在问题) 3 方法较为严谨(也有问题) 4 对于望族的选择有权衡,很聪明(还有问题) 5 图表的直观性(有大问题) 6“遗传”学说的引入 勾连不同学科很好 7 反向思考 为何兴推导为何亡 不足:1 材料缺失 2 图表残缺(pdf版本) 3 ...
评分本书材料所占篇幅最大,所花力气最多,为了了解作者为何如此,可以从作者所得之结论倒推,做一个复盘: •写作动机——“打通谱学与人才之学”。研究人才之间的关系、家族与人才的关系。 •论点: “嘉兴之所以为人才渊薮与此等氏族之所以为清门硕望,其间究竟有多少联系,...
图书标签: 历史 潘光旦 社会史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嘉兴 社会学 明清 望族
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45年杨殿殉撰《中国家谱学通论》就是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可视为对梁文的呼应,该文中有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的例子,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利用谱牒资料对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潭其骧,其著《湖南人由来考》系根据氏族谱系资料对湖南7个县的人口来源作了考证。建国以前在谱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有潘光旦、罗香林等人。潘光旦从192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学略史》以后,数年间陆续发表了《家谱与宗法》、《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说家谱作法》等论文,还就遗传与人才的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苏州的人才》等;罗香林30年代起就重视家谱研究,197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族谱研究》论文集,大多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谱学理论的普及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
诟病颇多的书!但家族研究重视婚姻研究倒是值得肯定的。
评分诟病颇多的书!但家族研究重视婚姻研究倒是值得肯定的。
评分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初版系商务中山文化教育馆研究丛刊 初印时价国币陆元 有拉页图表甚伙
评分有血有肉
评分表述严谨之下又很自然甚至时不时有点调皮,读起来很愉快。 如“读到………之后,知道’昭然’二字是很昭然的不确定的。” 做学术不仅环境应该自由,论述方式也该是自由的。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