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艾尔曼,1946年出生。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教授。他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与文化史,1000-1900年;中华帝国晚期科技史,1600-1930年;中日文化学术交流史,1600-1850年。主要著作有:《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科学在中国,1550-1900》等。
发表于2025-04-13
从理学到朴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内容虽好,但翻译问题多多,这已是海外汉学系列的通病。有关引用文献的部分更是重灾区,漏译、错译、引错都有不少。直接看“参考书目”部分。 P204 埃克(Tsen Yu-ho Ecke)《中国书法》 按:英文当为(Tseng Yu-ho Ecke),即曾佑和,现为美国夏威夷火努鲁鲁艺术学院顾问...
评分从明到清,学术话语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变,理学在被极大打击过后,异变成了以考据为核心的朴学,江南学术群体通过亲缘、地域等联系,形成了一群学术派系,他们在编修四库的时候就选择与自己学术观点相同的书籍,从而为之后学术研究发展的私家化做了铺垫。考据是义理的最终裁定...
评分按:从网上搜到的几篇书评大都是从学理与方法的角度切入的,大概跟此书与众思想史不同的写作体例不无关系。不过我还是希望看到更实质的探讨,比如说如何理解艾尔曼所谓的乾嘉考据学共同体这一问题,在没有完备的学术机构的前现代社会,用现代学术共同体的眼光来审视其组织形态...
评分 评分按:从网上搜到的几篇书评大都是从学理与方法的角度切入的,大概跟此书与众思想史不同的写作体例不无关系。不过我还是希望看到更实质的探讨,比如说如何理解艾尔曼所谓的乾嘉考据学共同体这一问题,在没有完备的学术机构的前现代社会,用现代学术共同体的眼光来审视其组织形态...
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思想史 艾尔曼 历史 经学 学术史 海外汉学 社会史
其说“甚辩”~~
评分艾尔曼教授博文思捷,是个中国通
评分思路较为不同
评分:无
评分尽管艾爾曼關于清代學術共同體的立論是不存在,但其實用社會史資料從宏觀層麵研究清代考據學興起發展及其衰落的背景因素,角度依舊是极其新穎的。
从理学到朴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