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編/作者簡介
陳平原,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爲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曾被國傢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爲「作齣突齣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全國高校一、二、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1995,1998,2003)等。先後齣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等著作三十種。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在1898到1927這短短的三十年間,中國小說從古代小說迅速過渡至現代小說模式的經過。作者陳平原教授撇開瞭從文體學、類型學、主題學、敘事學等角度齣發,而集中從小說敘事模式的錶現來進行深入研究,探索中國小說的現代化進程。本書分為上、下篇,前者以敘事時間、敘事角度和敘事結構的轉變為論述核心,後者則探討傳統文學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轉變中的作用和影響。
目 錄
自 序 vii
第一章 導言 1
中國小說現代化進程的一個側麵—敘事學研究的理論模式—中國小說敘事模式轉變的上、下限時間—小說傳播方式的轉變—作傢知識結構的轉變—兩代人的共同努力—艱難而又令人神往的歷史進程
上編 西方小說的啟迪與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第二章 中國小說敘事時間的轉變 33
情節時間與演述時間—中國古代小說的敘事時間—政治小說「一起之突兀」—偵探小說「令讀者駭其前而必繹其後」—言情小說之「前後倒置法」—「五四」小說理論傢對敘事時間之冷淡—為瞭更真切地錶現人物情緒—聯想並不依自然時序齣現—過去與現在同時存在於人物瞬間的感受中—不同時空場麵疊印造成的美學效果
第三章 中國小說敘事角度的轉變 57
三種敘事角度—文言小說部分採用限製敘事—章迴小說的全知敘事—「新小說」傢從謀篇布局角度切近限製敘事—錄見聞的第一人稱敘事—自敘體小說的革新意義—作為觀察者、記錄者的視角人物—「五四」時期的視角理論—第一人稱敘事受青睞的原因—日記體、書信體小說風行一時—作為行動者、思考者的視角人物—純客觀敘事—兩代作傢的區別—真實感的追求—發揮個性與錶現自我—間離與反諷
第四章 中國小說敘事結構的轉變 91
小說三分法的傳入及其影響—「敘事結構」的界定—「寫人心」的托爾斯泰不如「講故事」的哈葛德受歡迎—風土人情的描寫讓位於科學理論的宣講—山水名勝的描寫讓位於怪現狀的刻畫—注重「內麵生活」的「新小說」—政治小說中情節功能的削弱—「五四」小說實現結構重心的轉移—對西洋小說的「創造性誤解」—「五四」小說的獨白傾嚮—「所寫正是一時的感覺」—「清新的詩趣」—小說中詩趣的三要素
下編 傳統文學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轉變中的作用
第五章 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125
接受新知與轉化傳統並重—產生誤解的原因—古典文學而不是古典小說—對「叔侄繼承」理論的修正與補充—小說從文學結構的邊緣嚮中心移動—詩人、文章傢作小說—小說概念的模糊—轉化而不隻是接受—轉化三型—兩種移位的閤力
第六章 傳統文體之滲入小說 145
暫把小說當文章讀—「笑話小說」—引笑話入小說—「軼聞小說」—引軼聞入小說—長篇小說結構的解體與短篇小說之興起—「假設問答以著書」—小說中的演講與辯論—對傳統敘事結構的衝擊—遊記的視角—旅人成瞭大時代的見證人—記遊式小說統一視角的成效與代價—日記作為一種「文學形式」進入作傢視野—中國古代日記的著述化傾嚮—日記與日記體小說—書信之為文體—中國古代書信的著述化傾嚮—辛亥革命後艷情尺牘的盛行—日記體、書信體小說的特點及作用
第七章 「史傳」傳統與「詩騷」傳統 189
史傳之影響於中國小說—詩騷之影響於中國小說—兩代作傢的不同選擇—「補正史之闕」—社會史式小說—「拾取當時戰局,緯以美人壯士」—旅人與限製敘事—小說中之引錄詩詞—對小說詩趣的尋求—即興與抒情—「情調」與「意境」—突破情節中心的敘事結構
第八章 結 語 215
「擁有一個更大的針線筐」—敘事模式轉變的深層意識—轉變隻是初步完成—移位過程中的「損耗」—移位過程中的「對話」—四種閤力論其二—小說的文人化與敘事模式的轉變—文人化、主觀化與書麵化—高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對話」—敘事學理論框架之簡化—歷史的啟示
附錄一 小說的書麵化傾嚮與敘事模式的轉變 231
文學生產工具的變革—報刊、書籍的齣版與銷行—以刊物為中心的文學時代—「每號全迴完結」與「每迴自成起訖」—短篇小說的興起—說書規則與小說敘事模式—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從「說-聽」到「寫-讀」—小說的書麵化傾嚮—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附錄二 說「詩史」—兼論中國詩歌的敘事功能 259
被稱為「詩史」者—「以韻語紀時事」對抒情詩傳統的衝擊—史詩與「詩史」—限製中國敘事詩發展的「三座大山」—紀事之切於「史感」—事之近乎「詩」—用典、詩題與聯章閤詠—在直陳時事與感事抒情之間—講「詩史」者避開敘事詩—「史傳」傳統與「詩騷」傳統對「詩史」的限製與改造
主要參考書目 281
書評摘錄 285
索 引 301
新版後記 329
自 序
還是《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自序》談到的,我主張「小題大作」。口子不妨開得小,但進去以後要能拓得寬挖得深。並非每個「小題」都值得「大作」,這要靠對重點文學現象的理解和把握。就整個中國小說史來說,從1898到1927年這三十年未免太短暫瞭些;但就其承擔的歷史重任—完成從古代小說到現代小說的過渡—而言,這短暫的三十年值得充分重視。對這三十年小說發展的歷史,可以從文體學、類型學、主題學、敘事學等諸多角度綜閤把握(一開始我正是試圖這樣做);但如果抓住錶現特徵最為明顯而且涉及麵較廣的敘事模式的轉變,也許更能深入論述。當然,選擇這被稱為「形式革命」的敘事模式的轉變作文章,不無對以往過分強調「內容層麵」的研究進行反撥的意圖。
在論述過程中,我藉用瞭一些現代西方文學研究方法。這既不值得誇耀,也沒必要隱瞞。任何研究方法都隻是一種假設,能否落實到實際研究中並藉以更準確地透視歷史纔是關鍵。不曾與研究對象結閤的任何「新方法」都隻是一句空話;而研究一旦深入,又很可能沒有一種「新方法」足以涵蓋整個文學現象。衷心感謝「新方法」的創造者和倡導者開拓瞭我的研究視野,但拒絕為任何一種即使是最新最科學的研究方法作即使是最精彩的例證。我關心的始終是活生生的文學歷史。
對於研究者來說,結論可能倒在其次,重要的是論證。強調這一點,不僅是因為不滿意於現在市麵上流行的大批「思想火花」式的輕率結論;而且因為精彩的結論往往是被大量的材料以及嚴肅認真的推論逼齣來的,而不是研究者事先設計好的。本書的寫作一開始主要考察西方小說的啟迪,可慢慢地,傳統的創造性轉化的作用越來越浮現齣來,以至成瞭全書的另一個論述中心,甚至是更有理論活力的中心。也許,由於理論設計和操作過程失誤,我推齣的結論會有某些偏差。但我真誠地希望本書提供的大量材料能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方便。同時,為便於進一步檢驗,我儘量減少論證過程中的情感色彩和「思想火花」。
本書寫作的一大願望是溝通文學的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把純形式的敘事學研究與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說社會學研究結閤起來,並為此做瞭大量的資料準備工作。但寫作結果不盡如人願,隻好保留「小說的書麵化」一章作為附錄,而把其他更不成熟的部分刪去。
關於「史傳傳統」與「詩騷傳統」共同製約著中國敘事文學發展的理論構想,是我對中國小說、戲麯、敘事詩的某些主要形式特徵得以形成的基本理解。本指望寫完《說「詩史」》等一組文章,為本書的寫作提供較為堅實的基礎,可惜隻完成瞭第一篇。現附錄於此,作為第七章《「史傳」傳統與「詩騷」傳統》的補充。如果有可能的話,我還想就此問題做進一步的研究。
本書是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從確定選題、通過提綱到最後寫作成文,始終得到我的導師王瑤先生的悉心指導。對此,我十分感激。
參加我的學位論文答辯的吳組緗、樂黛雲、孫玉石、呂德申、樊駿、王春元等諸位先生,都曾就我的論文修改提供瞭許多寶貴的意見。另外,季鎮淮先生不顧年老多病,為我審閱論文的部分章節;海外學者李歐梵先生曾就論文的基本框架提齣過很好的建議;我的朋友錢理群、黃子平、趙園、孟悅、伍曉明等在我寫作論文的過程中給予瞭很多支持。
書評
「此書是從各種角度來重新建構戊戌變法到「五四」前後這段時期的中國小說的「敍事模式」的變化、發展過程。……可以說,此書明確地彌補瞭以前小說研究中的斷裂,就其時代區分逼近瞭範式轉換,是一項劃時代的研究。」
清水賢一郎,(日本)《東方》109號
「本書從多方麵考察中國小說內容、形式上變化最劇烈的晚清20年和民國20年這四十年間的小說敍事模式的變化、發展過程,是分析中國小說中的古典小說的變革和從古典到現代變化過程諸因素的力作。」
吳淳邦,(韓國)《中國小說研究會報》第7號
發表於2024-11-27
中國小說敍事模式的轉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文學理論 工具書 中文係@陳平原 @港版 +陳平原+夏曉虹 **港·X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小說敍事模式的轉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