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发表于2025-02-05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直想在国学上有所作为,但从来不敢读诸位圣贤的著作。一来,看不懂。二来,解释太多,我听谁的?三来,我笃信佛法,不知道该抱着怎样的看法去读这些外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李航的《道纪》,所有顾虑全都没有了,我发现完全可以用一种自己特有的角度去看这些著作。可...
评分在卓越上正在准备下单 突然看到伪书的评论 对于这样思想性的书籍 就算是伪书 自己又怎么去评论 所以 还是买来 看了
评分几千年前,如果说古希腊人在忙着用科学认识客观世界,那古中国之人多是活在自知自识里。孔教和道教作为本土最主要的两种学术派别,与其说他们有对立有高下,我更愿意把二者比作编织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经纬线。凡是华夏儿女,几乎无人能逃脱“经纬”的坐标定位,不同的区别无...
评分我买书一向谨慎,冲着林语堂的名字 上了一回左手右手的当 网购回来一打开书上面的封条宣传语 儒家如何如何就觉得不对劲 翻开书 惨了。。。。。 楞是不想翻下去了! 后面又挑老子的部分看了下 得了 基本可以封起来免得被小孩看到误人子弟 对儒道的理解偏颇 尤其...
评分一直想在国学上有所作为,但从来不敢读诸位圣贤的著作。一来,看不懂。二来,解释太多,我听谁的?三来,我笃信佛法,不知道该抱着怎样的看法去读这些外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李航的《道纪》,所有顾虑全都没有了,我发现完全可以用一种自己特有的角度去看这些著作。可...
图书标签: 林语堂 国学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哲学 老子 文化 经典 人文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在本书中,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了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
摘抄过多,有些耳熟能详的有趣故事经作者一讲又陌生又无聊。在我看来儒家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如果要写,你不要照搬原文,再把他翻译一遍。然后说就是这样的你们自己理解吧……作者竟然把论语和孔子传原文贴上来翻译一遍,然后说孔子其人幽默风趣,啥玩意儿啊叫我说应该选取一部分特别深刻有趣的地方着重来讲,讲出自己的见解才对。
评分至少他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服我
评分写得相当有趣,想来也是个有趣的人。看文字也是头脑清晰的很,只是不知道怎么就成了反动文人。后来看他一些散文,写得很正常,不像是同时代的鲁大叔那般晦涩,改变了我以为新文化运动很不成功以至于认为大家都是半文言半白话的印象。
评分大家对经典有非常明晰的认识和关联,作为读者却看的云里雾里,跟不上节奏。
评分呵呵,依旧是高中的书,当时对国学真的是一番热情啊,现在完全被西方感化了,翻开,只是淡淡遗忘的痕迹。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